公元229年,趙云病故,時年50歲的陳曦在草原幾乎殺絕了游牧民族,用游牧民族的鮮血來祭奠好友。
生活在蜀漢境內的羌族瑟瑟發抖,當陳曦率軍回來后,沿途路過羌族聚集地,所有羌族五體投拜,絲毫不敢抬頭張望。
這兩年來,整個草原就是陳曦的屠宰場,最遠已經殺到了遠東,弄得曹魏都緊張兮兮,生怕這家伙突然殺進來。
雁門關那里,曹魏派遣了重兵把守,后來發現人家專殺游牧民族,這才放下心來。
曹魏是真的怕了蜀漢,現在的皇帝是曹叡,曹丕早就死了,和孫權前后腳。
孫權是自殺的,曹丕是病死的,曹叡繼位后,要不是變法沒完成,劉備還真想打一波來著。
后來劉備也病故了,就一直拖延到現在,整個地盤內的變法徹底完成,該清理的世族也都清理了,剩下的都是老實聽話的。
陳曦回朝,最高興的就是劉禪,從小就生活在陳家,師徒兩個感情極深。
趙云的棺材被運回長安的時候,劉禪就怕,怕哪天是自己的老師被運回來,好在現在人活著回來了。
到了這個時期,蜀漢老一輩的猛將,也僅存陳曦一人了,最初跟著劉備的老人,也沒剩下幾個。
劉禪不是原著里扶不起的阿斗,諸葛亮也沒有大權在握,君臣相處的很好。
有諸葛瞻這個關系在,劉禪也不忌憚丞相諸葛亮,再者說了,他還有老師當靠山呢。
陳曦沒有孩子,完全不用擔心他會起什么壞心思,沒孩子的人就算篡位了,皇位傳給誰?
諸葛瞻倒是陳曦義子了,可劉禪還是陳曦學生呢。
文有諸葛亮,武有陳曦(文官),劉禪對坐穩自己的皇位很有信心。
特種部隊和錦衣衛也是只對劉禪負責的,他還擔心個啥。
相反,曹魏那邊的日子就不太好過了,也是曹叡做不了主,大事小事都是朝臣商議好了,當皇帝的蓋個印就行。
曹魏實行的是九品中正制,官員基本都出自世家大族的推薦,滿朝文武,幾乎沒有什么純臣,背后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曹叡就像是傀儡皇帝一樣,做出的決策,首先要考慮的就是世家大族滿不滿意,要是他們不滿意,那就一切作罷。
在對付蜀漢這件事上,曹魏的君臣倒是一心了,世家大族是真的怕了蜀漢的變法,由不得他們不反抗。
一切保持著的和平期,在陳曦返回長安后,打破了。
劉禪準備討伐曹魏,興復漢室,重鑄漢朝榮光,諸葛亮這個丞相要負責后勤,討伐軍的統帥,非陳曦莫屬。
曹魏第一時間就得到消息了,曹叡任命郭淮為大都督,抵抗蜀漢的討伐軍。
郭淮都要哭了,自己沒那個能力啊。
于禁這個時候已經病死了,老一輩只剩下一個張合,徐州的曹休身體也不太好了。
司馬懿?
他早就被曹魏的君臣給忘了。
做為討伐軍的統帥,陳曦下達了幾個命令,命鄧艾攻打徐州、姜維攻打豫州、關平攻打宛城,拿下后攻打兗州。
陳曦本人率領大軍出長安,攻打弘農,進而攻取洛陽。
郭淮率領重兵把守弘農,曹魏方面但凡武力值尚可的,都被派到了這里,希望能給陳曦重創。
再怎么說,陳曦也是50歲的老人家了,總不能你們那么多年輕將領,還打不過一個老大爺吧?
然后...曹魏的將領就被老大爺給上了一課。
陳曦單人獨騎走出陣前,朗聲高喊:“隨便你們派出多少人來,我一個人全都接下了,曹魏的小崽子們,出來!”
原著里,年老的趙云獨斗韓家父子五人,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