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東北方向,在離邊界不過三四百里的地方,起義軍高手將新帝及其死士攔截。不過起義軍并未遵循杜宏和吳鎮的建議,一流高手不過百余人,而超一流高手更是只有六人,超一流只比新帝死士中的多出兩人。還好,他們來的不只是這些高手,還精挑細選了數千精兵同來,并且前方也已做好部署,防止對方走脫。
見來者只有這么些人,新帝及其死士倒也放下心來,他們自信能對付這些人。作為起義軍此次領隊的伯武公子,見對方這淡定模樣,心中頓時生出些不妙之感,不過他自然不好退卻,看著新帝說道:“念你曾經對天下也算有些功勛,若是現在放棄抵抗,跟我回去,我可保你當一個安樂公,逍遙余生。”
新帝雖已被趕下帝位,但是這么多年養成的帝王威儀和氣度卻絲毫不減,雖處逃亡之境,但仍如高坐帝臺。他聽得伯武公子之言,自信從容道:“依我觀察,你并不容于元更及各家叛軍,若不早日離開他們,只怕近日便有殺身之禍。我念你人才了得,若是愿意改投我門下,他日我復國之后,可封你為大司馬大將軍,地位只在我一人之下。朕膝下無子,又推崇禪讓制,將來將皇位傳你也不是不可。”
伯武公子頗有些蔑視意味的淡然一笑,說道:“我是否有殺身之禍,不勞閣下費心。不過你想要復辟,卻是癡心妄想,你會有今日,就證明你的才德不足以為帝。而且,今日你是插翅難逃。”新帝從容一笑,反駁道:“朕能稱帝,已證明朕的才德足以為帝,今日之厄,不過是受神人挾制,與風玄交惡,不然哪輪得到你等冒頭。至于我這次能不能脫身,嘿,你們這點人還不夠看。”伯武公子也不跟他口舌之爭,說道:“夠不夠,試過才知道。”說著他一揮手,那百來位一流高手便從四面八方沖向新帝及其死士隊伍。
新帝及其死士隊伍自然不會靜待對方沖到近前,因為若是等對方沖到近前,那么到時對方必定會排列出最好的圍攻陣型。所以見對方發動,他們也立馬行動起來,向來路方向沖去。他們之所以往來路回沖,主要兩點考慮。一是因應當前戰局,沖向一個方向,就可拉開與其他方向的敵人的距離,營造一個時間差。二是對方是來阻攔他們的,自然會在他們的前路布下重兵,他們若繼續向前路突圍,就算逃出此處的圍攻,也會落入后續的困境。相反,后方的兵力必然要薄弱許多,沖出重圍后,可有相對寬松的環境與對方周旋。
圍在外圍的起義軍精兵,立馬也做出反應,箭矢從四面八方如同驟雨般射向死士戰陣。然而,這些箭矢對死士戰陣卻無絲毫用處,反而被死士戰陣挑轉方向,射向他們自己人。見狀,伯武公子只得下令停止射擊。
雙方速度都是飛快,眨眼間就交上了手。一交上手,起義軍一方立馬感受到了戰陣的威力,而伯武公子則立馬斷定此次任務失敗。只見雙方交接處,僅僅一個照面,高手包圍圈便被撕開一個大缺口,那里的高手在一照面下就被擊殺或重傷。而此時,其他方向的高手的隊形近似一個徑長七八丈的扇形。
這個時候,死士戰陣若想逃跑,輕輕松松就可逃離此處。不過他們卻并未逃離,而是沖出高手包圍圈后,轉向又殺往離他們較近的高手。若從上空向下俯瞰,所看到的就是他們將一個快速縮小的圓環打開一個缺口后,然后又從缺口處沿著圓環抹除圓環。如此,他們始終只需面對一小部分的起義軍高手,而其他的要么追在他們后方,要么身處圓環的另一側,始終跟他們保持著一些距離。
如此下去,自然是對起義軍不利,伯武公子立馬指揮死士前行方向的外圍精兵上前阻擊,讓一眾高手可以合攏。見狀,一眾死士也不慌,轉而殺入精兵之中,使得自身陷入精兵重圍。這看起來他們是陷入了重圍之中,然而實際上卻是這些精兵成為了他們的保護盾,使那些高手既難以施展全力,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