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可以從中誕生出恒星來。
此刻,被星火號飛船發現的這一團星際塵埃云很顯然屬于較為小型的。否則,地球上的科學家們早就發現它了。它的存在并不會為地球上的人類帶來什么影響,但如果星火號飛船要穿過它,那就有許多問題需要注意了。
此刻星火號飛船的速度已經高達將近兩萬公里每秒。以如此之高的速度撞入塵埃云的話,便相當于構成塵埃云的各種粒子以同樣高速撞擊飛船船體。
這并不會帶來什么宏觀的,可以用肉眼看到的現象,但在暗中,粒子的猛烈撞擊卻會對飛船外殼造成嚴重影響,導致它性能出現極大下降。甚至,由此而衍生出的次生輻射也有可能影響到飛船內部的設備。
除了這些之外,眾多星際粒子的撞擊,還會影響飛船的航線,導致偏離預定航道,讓陳洛等人不得不額外耗費更多的能源來校準。
雖然在非塵埃云的星際空間之中同樣存在眾多星際粒子,星火號飛船的航行之中同樣會遭到那些星際粒子的撞擊,但它們的密度太低了,所能造成的影響有限。
穿越一次星際塵埃云所能造成的后果具體有多嚴重,還需要依據塵埃云的類型,密度,寬度和厚度,以及速度等數據綜合判斷。當然,最好的情況還是避過它,這樣就萬無一失了。
星火號飛船在設計之初考慮過高速航行之中遭遇星際塵埃云的可能,并為此做了一些準備,但最多只能是降低風險,而不可能將風險完全消弭。
在接下來的幾天之中,星火號飛船之內的人們開始了前所未有的忙碌。幾乎所有的可用觀測設備都被啟用出來,開始了對前方那一團星際塵埃云的仔細觀察。宇航員們之間不斷的交流數據,不斷的討論,不斷的召開會議通報各自發現,終于,在大約五天之后,這團星際塵埃云的真實面目展露在了人們面前。
這是一團小型的,甚至可以稱之為袖珍的星際云團。它的類型是分子云,主要由氫分子構成——這占了百分之九十九,其余百分之一,則由一定量的氦元素、金屬元素、離子等組成。平均密度則大約是每立方厘米八千個分子。
它整體呈現出不規則的長條形狀,最長處大約有九百三十億公里,最寬處和最高處分別有一百六十二億和一百零五億公里。總質量大約有十分之一個月亮。
它可能是宇宙恒星工廠制造恒星的邊角料,可能在恒星形成之后被強大的恒星風吹離,從此便展開了漫長的宇宙之旅。
它并不是圍繞太陽運轉的,至少從這幾天的觀測來看不是。它可能是從不知道哪里的星際空間之中偶然來到了太陽附近,受太陽引力影響,前進路線產生了一點變化,于是便陰差陽錯的出現在了星火號飛船之前。
但太陽的引力并不足以束縛住它,從而將它留在自己身邊。在漫長的歲月之后,它終將還會離開。
陳洛不知道它從哪里來,又要到哪里去。陳洛只知道,它擋住了自己前進的路。
沒錯,連續幾天的觀測,讓宇航員們確認了這一點。
星火號飛船必然要撞到它上面,必然會穿過它,這一點無法避免。因為雙方之間的距離已經太近了,星火號飛船的速度也太快了,根本就來不及改變航線從而繞過它。
據計算,此刻雙方之間距離大約有九十億公里,大概六天之后,星火號飛船便會真正與它接觸。
以當前星火號飛船的速度,選擇最優路徑,在理想情況下穿過它,也需要大概七天左右的時間。而這,就意味著星火號飛船的外殼裝甲將遭受七天連續不斷的微觀粒子猛烈撞擊。構成飛船外殼裝甲金屬的微觀粒子在這撞擊之下可能被撞飛,改變外殼裝甲原有的元素構成,從而在宏觀上嚴重影響裝甲性能。
而根據數據模型測算,穿過這個分子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