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揚豁然開朗,原本他對家中兩個孩子平日里的不思進取還頗有一些微詞。
他原就是個不思進取的人,災荒年和那些人的相繼離世,他越發每日盯著兩人完成課業。
除此之外,父子/父女三人從未閑話家常過,兩人見到他,也是和那老鼠見著貓似的。
不得兩人親近就算了,很多時候兩人都躲著他。
這一刻他似被打通了任督二脈般,一瞬間福至心靈。
做一個對江山社稷有用的人多難啊!
若是可以選擇,他倒是希望家中兒女就算不努力不奮斗,也能一輩子衣食無憂,平安喜樂,何嘗不是一件幸事呢?
思及此,方揚也就歇了警告小丫頭的心思。
一個乳臭未干的小屁孩,能翻出什么風浪來?
與其壓制她的天性,不若他們這些做長輩的多發奮圖強些,給家中子侄后輩們撐起一把遮風擋雨的傘,來的更容易些。
才堪堪兩面之緣,方揚就自然而然的把懶懶納在羽翼下護著。
或者說,他悄然間把整個藍家納在羽翼下。
想清楚的方揚安心的陪著小胖丫頭對茶樓的點心進行了一一點評。
方揚覺得味道還行的點心進了小丫頭口中就是這也不足那也不足的,什么都不如她家美人娘親做的好吃。
先不說她娘親是不是做的東西真的那般好吃。
就說誰家小屁孩一口一個美人娘親的?
這正常嗎?
沒記錯的話,她同那抱著她的婦人道別時說的是“漂亮嬸嬸,一會見!”
聽聽,聽聽,大家都來聽聽?
這合適嗎?
還有慕伯說的喜歡他是因著他比慕伯好看幾分,怕是也是大實話。
誰家正常人這么叫人的?
等等,小胖丫頭剛才說老拐子時也特別強調了她自己好看。
他感覺他發現了什么……
另一邊,藍老爺子和付村長帶著楊思佳和慕伯,一路采買著。
雖然藍家自給自足問題不大,可既然搬下山來,藍家人一日三餐的吃食就得過了明路,大方向上讓人挑不出錯來就行。
至于具體藍家人每頓吃什么,吃多少,就不需要特別交待了,誰也不會扒在藍家窗戶上每日計算。
一大家子剛落腳沒多久,雖然家中馬車也去了兩趟鎮子上采買,可家中缺少的東西還是得添置。
已是盛夏,家中冬日要用到的棉服也得早早準備起來,誰叫一大家子只認林嬤嬤一個人的手藝。
就算是一人只準備一身棉服,二十一套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完事的。
還有大人們的舊棉服,得添些新棉花才能更暖和。
藍家小崽子們的衣服也得改了大小,吃的好了又趕上發育期,個子躥的太快了。
就連三個小的也是一樣,去年的衣服今年冬天上身都吃力。
要說輕松,還是藍小三和藍小四的衣服輕松點,這大半年,就沒怎么長個子。
還有慕冬、慕秋和慕隼呢,三人只帶了兩身夏日的薄衣服來,冬日的棉服都得重新量體裁衣,還有冬日的被子。
這么一算,需要的棉花數量屬實驚人,一時半會還真買不齊整。
藍老爺子索性就跟在付村長后面買了差不多村長家三倍量的棉花。
棉花堆頭大,可擠一擠還是能擠出點地方的。
就這樣,一會兒功夫,馬車已經塞的滿滿當當。
藍老爺子建議只留一個人的空檔出來,到時候讓楊思佳帶著懶懶坐車廂里,兩個老爺子都坐在車轅上陪著慕伯吹吹涼風,倒能勻出來多一些空間。
等到方揚把吃飽喝足的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