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丫頭嘴里塞滿了綠豆糕,這會兒聽到藍老爺子的話,只能用點頭來答應著。
心里已經在尋思著這個季節喝什么茶更合適。
如一只小松鼠般嚼著嘴里的綠豆糕,吃的格外香甜,整個人看上去更是可愛的緊。
一時間藍家正廳其樂融融的。
五個漢子吸溜面條的聲音、小崽子們分食點心的聲音、老爺子們的說話聲,一整個混在一起,氣氛很是融洽。
等到慕伯五人吃飽喝足,小崽子也把各種點心都嘗了個鮮,這才有時間坐下來說正事。
楊思佳還貼心的給大家都換上了新茶。
輕輕喝一口新茶,配著正廳燒的正旺的炭盆,暖洋洋的。
付村長看著付及第喝茶那愜意模樣,就忍不住刺他。
“付及第,快點說說,怎么回來的這么早?鋪子里的木炭都賣完了?”
能早早的回村,付及第得意的緊,也不計較付村長的吹胡子瞪眼。
“我和慕伯幾人原以為得在縣城狠待一段時間,也做好了長久作戰的準備。
因著對縣城那木炭的價格不了解,這不是一開始都沒定價。
懶懶說三日前會有暴雪,我就尋思著去方師爺那問一問,他認識的人多,對木炭的價格也比我們懂得多……”
原來那日,付及第在慕伯的陪同下,去了縣衙拜訪了方師爺。
聽清楚兩人的訴求后,方揚結合實際情況和縣城的物價,給了兩人最合理的定價建議。
槍打出頭鳥,方揚的建議是價格按照木炭的品質優劣分為高中低三檔,一檔有一檔的價格。
最次的木炭也是數量最多的,因著煙大味又沖,是勞苦大眾的首選,他們的日子也是最難熬的。
荒年前這樣的木炭價格在六文錢左右。
荒年過后,銀子是最不值錢的東西。
按照物價的變化,方揚給出的建議是十文錢一斤。
這樣的話,村子里有賺頭,摒除人力的話,幾乎算是無本生意。
定十文錢一斤,既賺到了錢,又能讓更多縣城的普通老百姓買得上炭。
質量中等的木炭勝在一個味不大,稍稍有點煙,方揚給出的定價是五十文一斤。
最上等的就是銀絲碳,都是用山上上好的五十年份的樺木經過燃燒后得到的珍貴木炭。
因著無煙且難以燃燒,還不易熄滅而得世家貴族青睞。
銀絲碳,多是有錢人家才買得起,還不是一般的有錢人家才用。
針對銀絲碳,方揚給出的價格是五兩銀子一斤,且需要帶著官府的文書限量供應。
在此之前,方知縣借用官府的公告在縣城發了緊急公告,這幾日很大可能有暴風雪來臨,提醒廣大民眾早些備上保暖御寒之物。
家里銀錢寬裕的,最好是能多備上一些。
這樣的公告,若是放在荒年前,大家只會不屑一顧著拋之腦后。
可大家都是苦日子里熬過來的,如今是一點風吹草動,都能引起軒然大波。
官府出面發的公告,不管是信或者不信,青陽縣的居民們都有意無意的把一些過冬用的生活必需品備上了一些。
早備晚備都得備的東西,還是早早備上的好。
既然知縣大人特別強調保暖驅寒之物,大家的目光就都盯在了棉花和木炭上。
一窩蜂的去了賣棉花的鋪子,把家里的份額都用上,也才堪堪買了幾斤棉花。
聊勝于無之際,眾人的目光又盯上了新開業的木炭鋪子。
才一下午的時間,鋪子里的中低等木炭就賣出去不少。
當晚一合計,竟然賣出去存量的近三成。
要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