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整個人都不好了。
可看著身邊旁若無人的一大三小,慢慢的也穩(wěn)下心神來。
路過鎮(zhèn)子上四藝齋,百里玄心血來潮,帶著四人走了進去。
四藝齋是白山鎮(zhèn)唯一的書齋,雖然百廢待興,可眼瞅著白山書院已經(jīng)開課,筆墨紙硯和各類書籍自然少不了,四藝齋更是賓客盈門。
出入四藝齋的,自然都是文人墨客,或是些附庸風雅之人。
這樣的人最是矯情,也最是難說話。
依著百里玄的以往經(jīng)驗,他們定然會被趕出去。
就是他們穿的隨便些,都容易讓人攆出入,更何況還是幾個乞丐。
自己的溫飽都不能解決,又哪里有閑錢買書籍和筆墨紙硯。
就是鋪子里最便宜的宣紙,一刀也要一兩銀子,也不是普通人能消費的起的。
幾人一靠近四藝齋,鋪子里幾個年輕的客人掩鼻皺眉,嫌棄的聲音四起。
“老板!這里是書齋啊!怎么乞丐也能進來!”
“是?。±习?,這樣你讓我們怎么敢來買東西?”
“幾個乞丐,這里的東西他們哪樣買的起!”
“老板,快點出來趕人啊?!?
“……”
在幾人的鄙夷聲中,想裝聾作啞的四藝齋陳掌柜的被逼著站出來,處理這一事端。
不一會兒,看熱鬧的的人就圍滿了四藝齋。
百廢待興,物資匱乏的時候,一點風吹草動就能引來不少看熱鬧的人。
看熱鬧,成了這些人唯一的消遣,男女老少,把四藝齋圍得水泄不通。
繼續(xù)閱讀!
特別是四藝齋這種平日甚少踏足的地方,讀書人的熱鬧,往往更能震碎三觀。
讀書人的熱鬧,擠也要擠進去看一看。
“這位……先生,不知道幾位想買些什么,方便的話小老兒幫幾位找一找?!标愓乒竦恼遄昧季?,猶豫著還是沒如那些人的愿,輕聲問道。
若是放在以前,他也會同這些客人一樣,以為讀書人真的就高人一等。
可是五年災荒一過,他的心態(tài)完全大變。
特別是在方知縣和方師爺?shù)膸椭拢靡灾亻_書齋。
就連四藝齋這個名字,都是方名親自幫忙起的。
說是,琴棋書畫頌風雅,四藝成詩各抒情。
對現(xiàn)在的他來說,開書齋賺銀錢是一回事,給鎮(zhèn)上的居民們一個識文斷字的機會是另一回事。
所以,只要是愿意來四藝齋的,他都歡迎。
今日若不是那幾個客人說話太過分,他是不會出頭的。
既然他出頭,總不可能真的如那幾個客人一樣來趕人走。
他只想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能和平的解決這件事端。
可惜,天不如人愿。
不等百里玄答話,那幾個挑起事端的客人不依了。
“掌柜的!你這是在做什么?這樣的乞丐你也想著做他們的生意?你是沒見過銀子?還是以為他們真的能掏出銀子來?”
“是啊,陳掌柜的!你連這么點情況也搞不清楚嗎?今日你不把他們趕走,我回去就讓那些同窗好友避開你這家店。”
懶錦鯉被迫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