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前,窮人家想要改變命運的話,讀書是最快的捷徑。
若是人人都有書可讀的話,讀書這條捷徑是不是大家都能走的更平坦些呢?
除此之外,藍小四還著重強調了啟蒙班之后的多方面的技術培訓,更是令眾人心動難耐。
要知道,如今這個年代,即便是拜師學藝,絕大部分有經驗的老師傅也未必會傾囊相授。
他們,勢必都會留一手。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手藝人圈子里就開始流行起一句話來——
“教會新徒弟,餓死老師傅!”
似乎已經成為一種不成文的規矩,大家教徒弟時都習慣性的留一手。
既然是留一手防著徒弟的,那大部分人選擇的留一手的部分往往才是精髓所在。
每一代都這樣做,那么經過幾代傳承之后,所剩下的東西與完全失傳相比并沒有太大差別。
若僅僅是這樣,倒也罷了,至少能學個糊口的營生。
令絕大多數父母不能接受的是,自己的孩子在師父家中要像牛馬一樣辛苦勞作好幾年。
說他們像牛馬其實還算是客氣的說法,有些刻薄吝嗇的周扒皮式人家,孩子不僅沒能學到真本事,反而身心受到了折磨,落下一身病根。
可不接受又能怎么辦呢?
畢竟有求于人啊!
如果新學院還能夠教一些維持生計的技藝,別說是提供食宿,哪怕是交銀子學藝,很多父母長輩都會考慮的。
毫無疑問,他們首先要考慮的必定是前往書院是否真的能夠學有所獲。
由于有藍小四沖鋒陷陣充當擋箭牌,懶懶得以享受長達一個多月的平靜時光。
然而,令人費解的是,在過去的這一個多月里,胡人表現得異常溫順,簡直就像一群膽小如鼠的烏龜。
他們不僅沒有主動挑起爭端,甚至連應戰都不敢,完全變成了昔日他們口中的懦夫。
這種一反常態的行為反而使得寧隼等人提高了警惕,不敢掉以輕心。
無需深思熟慮便可明白,胡人如此詭異的舉動背后必定隱藏著不可告人的陰謀。
只怕是沒憋什么好屁。
……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
經過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一座嶄新的書院終于矗立于邊城大地上,宣告著它的竣工。
伴隨著這一重要時刻的到來,新書院的招生工作也拉開帷幕,進入到最為關鍵的階段。
新書院也在眾人的集思廣益之下,正式命名為——向陽學府,寓意向陽而生,逐光而行。
寄托著一眾人的美好期許,也象征著學子們積極向上、勇往直前的精神風貌。
在書院的命名上,亦沒有引用“書院”之名,而是創新性的用了“學府”二字。
關于書院的命名問題,其實還有一段小插曲呢。
最初的時候,按照懶懶的想法,更傾向于使用"大學"作為書院的名稱,奈何此“大學”與彼“大學”,很可能會引起混淆和誤解。
于是乎,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后,大家決定另辟蹊徑,創造性地選擇了"學府"二字。
"學府"所傳遞出的信息不僅僅局限于知識傳授,更強調培養學生全面發展。
相信在這樣一個富有創意和深意的校名引領下,向陽學府必將迎來輝煌燦爛的明天!
向陽學府招生的消息,如同一陣風席卷了整個邊城。
這可是懶懶花費了一兩銀子一天的高工錢,請來了整整兩百名守邊軍的兵卒們!
他們騎上戰馬,馬不停蹄地跑遍邊城的每一個角落,仿佛要將這個好消息傳遞給每一只飛過的鳥兒,每一棵生長的草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