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對!
更準確點說,羅城變得更好了。
比還在遼國治下時,大家生活的要更安穩些。
沒有兵將肆意橫行掠奪,也沒有官府強抓壯丁充盈軍隊,更沒有人強征糧食……
不僅如此,在華國太子接手羅城之后不久,府衙門口便張貼出了張告示。
只見告示上面清晰地寫著——
此后三年,賦稅全免!
此告示一出,猶如巨石入水激起千層浪一般,迅速傳遍羅城的大街小巷。
無論是街頭巷尾還是田間地頭,人們無不歡呼雀躍、喜笑顏開。
此時此刻,那些一直處于社會最底層的平民百姓們,已經無暇顧及羅城的最終歸屬問題了。
于他們而言,國家和民族大義這些虛無縹緲的東西太過遙遠且不切實際了。
所謂的宏偉藍圖、遠大理想,也并非他們當前所能關心之事。
他們真正在乎的,只是能否填飽肚子而已。
至于羅城到底姓遼還是姓華,真的有那么重要嗎?
于他們而言,誰讓他們吃飽飯,他們就選擇支持誰。
只要能讓他們過上安穩日子、不用再為生計發愁,就足夠了。
于是乎,在這種心態影響下原本對華國軍隊入駐持觀望甚至抵觸情緒的羅城老百姓紛紛改變立場,開始積極擁護華國軍隊的到來。
他們的態度,一整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特別是宜安在羅城開業后,羅城老百姓對寧隼的支持達到了頂峰。
放在以前,遼國的老百姓想要吃上一頓飽飯可不是件容易事,他們需要花費大筆錢財才能從當地奸商手中換取只夠一家人不餓死的有限口糧。
那些原本屬于華國的糧食,被他們的軍隊搶奪而來,明明是個無本生意,但當地的商人們卻仗著壟斷地位,肆意抬高糧價,將那些救命的口糧以離譜高價出賣給他們。
面對這種當地商人一家獨大的局面,老百姓們別無選擇。
如果不買這些高價糧食,他們就會面臨饑餓甚至死亡。
因此,盡管心中憤憤不平,但為了生存,他們也只能咬緊牙關,忍痛購買。
辛苦勞作一整年所有的收獲,僅僅只夠維持基本的生活需求,勉強度日。
若是換成現在宜安賣給他們的糧食價格,那么每家每戶每年都能有一筆可觀的銀錢剩余。
華國軍隊入駐,并沒有他們以為的剝削和壓迫,反倒是他們占了對方很大的便宜。
如此仁德之君主登上皇位,他們實在找不出任何不支持的理由。
這樣的明君統治天下,老百姓何愁日子不能過的紅紅火火?
于羅城的普通老百姓而言,他們只求能夠填飽肚子,享受太平盛世,遠離戰火紛飛。
正因為如此,這一路攻占下來的城池,如今對于寧隼的擁護,已然達到了頂峰。
話說回來,守邊軍之所以能夠如此順利地攻克遼國的許多城池,其中必然有一些人暗中相助、行方便之事。
而今的遼國,對于寧隼的期望之高,已然遠超于對呼延皇室的期待。
夕陽西下之時,守邊軍抵達距離遼國國都城門僅有五里之遙處,并開始安營扎寨。
一整天的行軍路程下來,士兵們雖然尚未疲憊到不堪忍受的地步,但一路頂著炎炎烈日艱難前行,身體總歸有些不舒服的地方。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大軍能夠在一天之內趕到城門口,還要歸功于懶懶沿途不時供應的鹽糖水。
畢竟整整五萬人馬,在如此酷熱難耐的天氣下長途跋涉,有人中暑本應稀松平常。
然而令人驚訝的是,這次竟然連一個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