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現在這般,有人開了投誠的口子,一番利弊分析后,更多的人膝蓋就都軟了。
畢竟,好死不如賴活著。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點就是,他們自詡才華橫溢,只要華國太子能接受他們的投誠,爬上高位,不過是時間的問題。
這一場勝利,來如疾風,去若驟雨,令人猝不及防。
這是一場足以載入史冊,讓后人銘記的輝煌勝利!
等到寧隼等人切切實實感受到勝利的喜悅時,他人已經端坐在遼國金鑾殿上。
別看他表面云淡風輕,實則他這會兒人也還懵著了。
萬幸是,這一戰的勝利一直在他的掌控之中。
至于拿下遼皇后的安置工作,他也早有安排。
就這樣,寧隼有條不紊地把后續所有事情,一樁樁、一件件安排得井井有條。
大多數時候,一旦踏上戰場,只需專注做好一件事。
分清敵我,全力殺敵!
棘手的往往是戰后的安置問題,輕了重了都會有人有意見。
特別是那些降而不殺的俘虜們的安置工作,簡直是讓人頭疼不已啊!
誰要是接手這個爛攤子,誰就得面對無窮無盡的麻煩。
更確切地說,自從這些人放下武器的那一刻起,他們已經不能再被稱之為俘虜了。
現在,從名義上來講,他們已經算是華國的子民了。
既然是華國百姓了,頭一件需要解決的就是傷兵安置問題。
因著雙方還是敵人時受的傷,宜安當然不會給予格外的優待,可幫著診治一下,還是很有必要的。
寧隼在遼國傷兵的安置問題上,表現出了超乎尋常的大度。
只要是遼國軍醫無法治愈的重傷患者,他這邊都能接手診治。
唯一的條件是,診療費用以及所需的藥材都必須由遼國國庫來承擔。
按常理來說,此時的寧隼對遼國國庫有著絕對的支配權,里面的銀錢可以隨意花用。
可寧隼自始至終都沒有對遼國國庫動過心思。
為了那點蠅頭小利,惹得一身麻煩,實在是得不償失。
最終,在遼國大臣們的陪同下,寧隼打開了國庫的大門……
那場面,是連老鼠進來都得落淚的程度!
這遼國國庫真是干凈得一塵不染啊!
直到這一刻,原本對寧隼不收繳遼國國庫的行為頗為不解的百里略也沉默了。
他心中不禁感嘆:師弟的新腦子真是好用啊!
今日若是換成他做主帥,這個啞巴虧他是吃定了。
說不準還會沾上一身腥!
此時此刻,望著空蕩蕩的國庫,遼國的大臣們不禁面紅耳赤起來。
天地良心,關于國庫虧空之事他們是早有耳聞,但眼前這般空空如洗的場景卻是他們始料未及的。
如果早知道是如此不堪的景象,就算打死他們,他們也不會在未來國君面前如此難堪啊!
這如同被水洗過一般的國庫,華國太子看后會作何感想呢?
是覺得他們提前搬空了國庫?
還是覺得他們在故意刁難他?
這一刻,他們百口莫辯,唯有面紅耳赤,無地自容。
早知道要面對這般窘迫的場景,昨夜他們說什么也得先來國庫探一探。
實在不行,把后宮那些金銀珠釵什么的搬過來,臨時撐撐場面也好啊!
頭發花白的閣老只得硬著頭皮開口,“殿下,這國庫的情況我等在今日之前也不甚了解。
不過請您放心,診治傷兵的費用明日一早我等會盡數湊齊,絕不惹殿下煩惱。”越說到后面,閣老的聲音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