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來十二人。
一半的存活率,于遼國傷兵而言,已然是意外的大驚喜了。
初初聽說華國太子要救治他們,他們是絕望的。
那一刻,他們設想過無數種慘絕人寰的酷刑在等著他們。
在一眾傷兵被近乎絕望的情緒籠罩下,他們頓頓好吃好喝的,被守邊軍兵卒們盡心盡力地照顧著,這是他們始料未及的。
先不說一天之前,兩方還是立場不同的對立關系,就說他們這兩日在自己軍營過的是什么日子,就能對接下來的遭遇窺見一斑。
原以為,他們會像所有的先輩一樣,被人像扔垃圾一般扔給了守邊軍。
等待他們的,肯定不會是華國太子口中那冠冕堂皇的救治。
不過是換種方式折辱他們罷了。
來之前,他們只求速死。
至于,明知被拋棄,為何不尋死?
誰人身上沒點軟肋呢?
難道他們不想嗎?
他們是不敢??!
族人的命還在那些世家大族手上捏著,他們別無選擇??!
一如他們剛進守邊軍軍營那般,守邊軍將士們對他們也是恨得咬牙切齒。
他們被守邊軍所傷,守邊軍又何嘗沒被他們所傷呢?
也許,對方傷兵中的某個人的胳膊和腿,就是他們中的某個人用尖刀砍下來的。
那些守邊軍的叫罵聲猶在耳畔。
“慕軍醫,別給他們治傷!讓他們給死去的兄弟們償命!”
“慕軍醫,他們可是敵人啊!”
“多少兄弟們,死在他們手上,不能報仇就算了,為何要救他們?”
若不是有人拉著,真有那怒氣沖沖的漢子,沖上來就要動手。
關鍵時刻,還是百里策站了出來,頗有擔當地說道。
“諸位,且聽我說幾句!
太子殿下已經拿下遼國,從今往后,再無華國人、遼國人之分。
今日之前,我們各為其主,都是為了護佑自己身后的百姓和家園。
往日功過,自然不論。
退一步講,我們哪個敢說手上沒沾染胡人的血呢?
我們贏了,一切都已過去,何必抓住過往的恩怨不放呢?
日后都是華國子民,同飲一江水,遼國都不在了,又哪里來的遼國人呢?
等傷養好了,誰還不是為了殿下效力呢?”
平日里的百里策總是沉默寡言,特別是在軍營里,他更是金口難開。
如今他一反常態,句句珠璣,寥寥數語就讓喧囂的守邊軍們安靜了下來。
慕青顏手上動作不停,見縫插針地補充道,“這一戰我們也算是大獲全勝!能兵不血刃,毫發無損地回去,已然是最大的幸事?!?
懶錦鯉被迫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