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
宜安的這一舉動,實乃雪中送炭之義舉。
與宜安做生意,他們最是放心不過了。
很快,十三城就陸陸續續有牧民同懶懶做了交易,得到了對他們來說很豐盛的報酬。
當然啦,懶懶也不吃虧就是嘍。
除此以外,宜安還承諾,牧民們有需要的話,宜安愿意用極低的價格售賣給他們足夠養活種羊種牛的新鮮牧草,以及高于市場價收購牧民手上的羊毛、羊皮、牛皮等附屬產品。
與其放著占地方,何不她做了那中間商,讓二叔的工坊盡數制成成品賣往全國各地呢?
中間商賺差價,不香嗎?
要知道,游牧民族手里的羊毛、羊皮、牛皮等附屬產品雖然量大,卻始終賣不上高價,在同宜安交易之前幾乎都是半賣半送著交易的,扣除中間的各種損耗后,真正落入牧民手里的收益已經微乎其微。
至于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追根溯源,還是因為過去對于這些商品的保管不當,導致損耗過大成為了主要原因。
然而宜安則大不相同,不僅專門派人與他們進行交易,而且還簽署了收購合同,約定每月都會在固定的時間前來收購。
糧食、瓜果蔬菜、粗鹽、口糧茶等價交換之物,只有他們想不到沒有他們換不到的。
就是想要那新奇之物的,也只需提前個兩日就最近的宜安鋪子打聲招呼,等到交易之日,想要的東西都能輕松到手。
儼然有了幾分宜安在手,天下我有的勢頭。
一次平常的暴風雪,明里暗里又給懶懶帶來了一大筆進賬。
別的暫且不說,就說那些羊毛、羊皮和牛皮,什么羊毛大衣、羊皮靴子、牛皮靴子、腰帶……
原材料都有了,還愁不能早日售賣不成?
任何時候,這個世界都不缺有錢人,越是有錢的人越需要這些彰顯身份的外物加持。
有人要面子,有人要他們兜里的銀子,簡直是一舉兩得。
如果非要說辛苦的話,可能就暫時性的辛苦了錦鯉空間,長遠點的話,自家二叔工坊的那些機器又得忙的冒火星子了,畢竟羊毛等生意,也就冬天吃香點。
過了這個時節,可就賣不上價嘍。
于是不久之后,藍老二的工坊馬不停蹄地抽調出一半的人出來,緊鑼密鼓的開始加班加點起來。
懶錦鯉被迫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