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臣,最是心思詭譎!
他們最擅長的,就是拿捏人心。
他們熱衷的,都是些陰謀詭計。
到了那時候,寧隼不被欺負尚且不能保證,又如何保證不讓人把心思放在落溪一村身上,扯著他們這群軟肋做墊腳石呢?
落溪一村不惹事,卻也不怕事,更不是什么阿貓阿狗都能來他們頭上作威作福的。
必要的時候,見招拆招再還以顏色總不算過分吧?
放小崽子們出去打探情況,不過是在未雨綢繆罷了,打探回來的消息,用不用得上端的看對方如何出招。
真做的過分了,砍掉對方的手腳也問題不大。
把小崽子們放出去歷練歷練的提議,是付村長和藍老爺子在征得各家長輩及小崽子們同意后,最終拍板決定的。
至于后期一系列安排的完善,則是經由懶懶之手的。
打從寧隼接手守邊軍開始,再到踏上爭皇位開始,兩個老爺子夜不能寐的,滿腦子都是想著怎么給寧隼多創造一些更好的條件出來。
兒行千里,家長們都擔憂。
當初打仗的時候,只一心盼著孩子們能全須全尾的回來。
如今天下初定,又忍不住想著給孩子們創造更好的條件來。
兩個老爺子雖不太熟悉官場的爭權奪利,可有幾十年的人生經驗加持,分配幾個小崽子還是問題不大的。
特別是那些不怎么惹人注意的陰暗小心思,只有別人做不出來,沒有他們想不到的。
安排眼線,只要得其要領,貴專不貴多,夠用就成。
二十五座城池,老爺子們的重點著重放在了除遼國十三城以外的十二座城池里了。
相比起來,華國人的腦子還是活泛些,也更難對付些。
至于遼人,把住命脈的話,輕松拿捏。
在懶懶的幫助下,各家加了起來六十六個姑娘小子分別被安排去了十幾座城池。
遼國十三城,一個城池僅安排了一人。
潯江以南的十二座城池,少則三人,多則五人,按照每座城池盤踞的世家大族數量和品行不同,安排的人數不同。
安排的人數越多的城池,那里的世家大族就要著重關注,并事無巨細的了解個中關鍵。
為了能更快的融入不同城池的風俗習慣,懶懶提前準備好了各個城池的不同要點,并裝訂成冊,以供他們不時查閱。
越是重點關注的人家收集來的有用信息,懶懶會每晚臨睡前盡數收上來,并連夜在百里玄的幫助下分析出其中的要點和難點,實時改變調查方向。
至于小崽子們在外面的花銷,兩個老爺子堅決不準懶懶插手,都是他們補貼的銀錢。
除此之外,若是小崽子們在當地尋到了合適的鋪子,也可以有選擇的給村子里在各個城池添上一兩處產業。
特別是那些條件相對苛刻的地方,或許幾年后就成了人人爭搶的香餑餑了,得趁早拿下。
興許哪一天不想在青陽縣待了,舉村搬遷換一種活法,也未嘗不可。
懶懶抱著杯珍珠奶茶聽兩個老爺子耳提面命的商量著要給小崽子白字黑字的寫上一些注意要點,聽了好一會兒,沒她能補充的點,索性自顧自地尋了舒服的姿勢在鋪滿羊毛毯子的躺椅上睡著了。
姑娘小子們開不開鋪子視情況而,她這里卻不得不先未雨綢繆起來。
動腦筋什么的,有時候最累人了。
不一定累身,卻一定會累心!
聽著耳邊傳來熟悉的鼾聲,藍老爺子示意一群人跟著他和付村長轉移陣地,把堂屋留給了懶懶補眠。
臨走前,藍老爺子還貼心的給懶懶蓋了床薄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