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直隸的大名府位于京城東南端,其歷史悠久,也是著名的河朔古邑。所轄區域北與廣平府臨界,東與山東東昌府和兗州府接壤,南與河南開封府相接,西與河南彰德府和衛輝府相鄰。大名一詞取“興旺強大”之意,是歷代府、路、州、道、郡治所在地。
其中兩次作為國都,七次作為陪都。大名在春秋時代屬于衛國,名“五鹿”,是歷史上著名的“五鹿城”;戰國時期屬魏國;秦代為東郡;漢代為冀州魏郡;
唐德宗建中三年改稱大名府(非官方改名,而是一個名叫田悅的藩鎮私自改的,顧祖禹的《讀史方輿紀要》是這樣描述的:建中三年田悅拒命,稱魏王,僭改魏州為大名府。)。
在宋仁宗慶歷二年把大名府建成陪都,史稱“北京”,因此也就有了北京大名府的說法。
明建文三年,宋代大名府城毀于洪水后(也有說是朱棣故意放水淹沒的),明都指揮使吳宬(吳買驢)于衛河北岸艾家口重筑大名府城,新建成的大名府城池呈正方形,周長九里十八步。
城中設置了十字大街,由十字街中心至東南西北四座城門都是相等的距離,四城門均有專用名稱,南門為崇禮門,東門為體仁門,北門為瑞智門,西門為東義門。
四座城門外均修筑了甕城(也叫月城),南北甕城門,向東而開取意“迎喜”,東西甕城門向南開,取意“朝陽”。
四座城門均為雙層門,并且均是扭頭門。扭頭門指的是城門并非直線樣式的門洞,而是呈“S”型,人們通過城門洞進入城內,需要不時扭頭轉換方向,因此稱之為“扭頭門”。
這種設計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防止攻城的敵方多人合抱一根撞擊城門的木樁來撞開城門,城門被攻破城池也就難保。設計成“S”型的城門洞,就可以有效防止這一情形,這也顯示了古代工匠們的建筑智慧。
城外周圍挖護城河一道,寬九丈、深四丈五尺,連通著支漳河和引河,護城河水長流不斷,四個甕城外均修大石橋。
為了區別于宋代以前的老城,重筑后的大名府城,又被后人稱為明代大明城。
此時的大名府下轄一州十縣,分別為:元城、大名、魏縣、南樂、清豐、內黃、浚縣、滑縣、長垣、東明,開州。
大名府的政區設置最能體現明代在政治和軍事上的考慮,北直隸以大名府向南深入到黃河北岸,把后世河南北部的南樂、內黃、清豐、濮陽、浚縣、滑縣、長垣以及山東的東明劃歸京師管轄。
河南則以彰德府向北插入,把后世河北的武安、磁縣、涉縣收入囊中,由此在后世冀南、豫北、晉東南和魯西形成了四省犬牙交錯的復雜政區格局。
大名府的北部、中部和南部均為沖積平原,只有西部少部分地區為太行山東麓前的低山丘陵地帶。大名府的位置,恰好坐落在太行山與泰沂山脈最近的平原通道處,這個通道上接河北平原,下接豫東平原,將華北平原的上下兩部分連成渾然一體。
在《大名府志》一書中將其形勢歸納為:“近則地回沙麓,河抱衡漳;遠則東連齊魯,西接太行。……氣勢聯絡,隱若重關,真河朔之重鎮,北門之鎖鑰也。”
顧祖禹在《讀史方輿紀要》一書中則是這樣描述大名府的:“府西峙太行,東連河濟,形強勢固,所以根本河北,而襟帶河南者也。”
同時因明代初期建都于南京應天府,對南京來說,也可以說大名府是京畿南直隸的北大門。
當然了,胡文霆是被上天強行安排穿越到大明的,他在這之前根本不可知道自己在未來的某天會被穿越到大明來,因此也不可能在此之前就做好相應的知識儲備。
所有的這些內容,都是這兩天和王家彥聊天的過程當中了解到的,而對于王家彥這名天啟年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