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曰:
九合諸侯天下矚。一展雄圖,霸業春秋著。任用賢能興國路,尊王攘外威名布。
管仲相扶謀遠慮。革故求新,國富兵強駐。德化四方民敬慕,千秋功過憑誰訴。
華夏歷2013年的春天,大地復蘇,萬物萌動,然而在這看似生機勃勃的景象之下,戰爭的陰霾卻悄然籠罩。齊國的大軍在齊桓公的率領下,再次向著魯國進發,旌旗蔽日,戰鼓雷鳴。
魯莊公在這危急關頭,內心焦慮萬分。就在他苦思御敵之策時,曹劌挺身而出,獻上了“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計謀。魯莊公決定孤注一擲,采納此計。
長勺之地,齊軍氣勢洶洶,鼓聲震天。他們以為魯軍會在這強大的壓力下崩潰,然而魯軍卻緊閉城門,按兵不動。當齊軍的鼓聲第三次響起,士氣已顯疲憊之時,魯軍城門大開,士兵們如猛虎下山,喊殺聲直沖云霄。齊軍頓時陣腳大亂,在魯軍的勇猛沖擊下,丟盔棄甲,狼狽而逃。長勺之戰,魯國大獲全勝,魯莊公和將士們歡呼雀躍,曹劌之名也傳遍了各國。
夏天匆匆而至,剛剛在長勺遭受挫敗的齊國心有不甘,聯合宋國再次攻魯。齊宋聯軍駐扎在郎地,氣勢洶洶。魯軍將領們深知,此次面臨的局勢更加嚴峻。然而,魯軍上下一心,決定主動出擊。在精心的謀劃下,魯軍率先對宋軍發起了猛烈的攻擊。宋軍猝不及防,被打得暈頭轉向,傷亡慘重。齊國見宋軍潰敗,明白此次戰役已無勝算,無奈之下,只得撤退。魯國再次憑借著智慧和勇氣,保衛了自己的家園。
在這一年的冬天,寒風凜冽,雪花紛飛。齊桓公想起早年逃亡時經過譚國的遭遇,譚國對他的不禮遇讓他耿耿于懷。如今齊國國力強盛,齊桓公一聲令下,大軍出征譚國。譚國君主無力抵抗,只得倉惶逃向莒國。譚國在齊國的鐵蹄下覆滅,成為了齊桓公霸業路上的一塊墊腳石。
時間來到華夏歷2014年,齊桓公為了鞏固齊國的地位,決定與周王室聯姻。他親自前往魯國,迎娶了周王室的共姬。這場婚姻不僅加強了齊國與周王室的聯系,也讓齊桓公在諸侯中的地位更加尊貴。
華夏歷2016年春,陽光灑在齊國的大地上,一片明媚。齊、宋、陳、蔡、邾五國國君應齊桓公之邀,齊聚在齊國舉行“北杏會盟”。此次會盟的目的是協力平息宋國內部爭奪君位的變亂。
會盟之前,齊桓公曾邀請遂國國君入盟,但遂國國君卻拒絕了這一邀請,這無疑是對齊桓公權威的挑釁。在“北杏會盟”結束后,齊桓公的怒火化作了實際行動,他果斷出兵吞滅了遂國,以展示齊國的強大實力和不容侵犯的威嚴。
同年,齊桓公將目光再次投向了魯國。齊國的大軍如洪水猛獸般撲向魯國,魯國雖奮力抵抗,但終究實力懸殊,在這場戰爭中戰敗。魯莊公無奈之下,只得請求割讓城池以平息戰爭。齊桓公應允,并與魯莊公在柯地會盟。
會盟之上,氣氛凝重。魯莊公面色蒼白,帶著滿心的屈辱和無奈。然而,就在此時,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魯莊公的臣子曹沫突然拔出寶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劫持了齊桓公。他怒目圓睜,大聲要求齊國歸還魯國在齊魯邊境上的汶陽之田。齊桓公在這突如其來的變故面前,先是一驚,隨后為了保住性命,只得答應曹沫的要求。
會盟結束后,齊桓公怒氣未消,他反悔了當初的承諾,想要不歸還土地并殺掉曹沫。管仲聽聞此事,趕忙前來勸諫:“主公,不給汶陽之田,只是逞一時之快。若因此失信于諸侯,天下人就不再愿意幫助我們了。如今我們應以信譽為重,方能成就大業。”齊桓公聽了管仲的話,沉思良久,最終壓下了心中的怒火,將汶陽之田歸還給了魯國。
諸侯們得知這件事情后,紛紛對齊桓公的信譽表示贊賞。漸漸地,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