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瞻將圖紙和記錄數據細節的竹簡交給了馬康之后,就回屋睡覺,好好休息了一個晚上,第二天一早抖擻精神起床之后,叫上了諸葛攀,在準備叫馬康的時候,才知道馬康天不亮就帶著圖紙和竹簡去了鄉里。
兩個人一起帶著一些護衛仆從,一行人十幾個人前往諸葛家自己的田地之中。約莫快一個時辰,到了自家的田地里。
在場的馬康已經在指揮十幾個匠人,組裝水車,還有十幾個壯漢在一旁挖著水渠以及灌溉用的水坑。
“馬康!”,諸葛瞻下了馬,喊著正在打磨木板的馬康,后者趕緊放下工具,一溜煙竄到了他跟前:“侯爺,有事?”
“這里預計還要多久?”,諸葛瞻其實也有些心急,但還是按捺住了自己的情緒,這做工可不能馬虎,要是太追求快了,做出來的東西沒兩天就壞了那不就是白給?
“侯爺放心,今天做出來一個八丈的龍骨水車汲水是沒有問題,您看那邊。”,他指向了一個高坡,“那一塊土質農官已經看過了,很適合種地,只要架起來兩到三個水車,就可以開墾出一片不錯的耕地。現在第一個已經在制作拼接,應該今天就可以嘗試汲水了。”
諸葛瞻點點頭,隨即看向一旁的諸葛攀:“子引,你且好好看,好好感受,有什么想問的,隨時跟你叔父我說便是。”
諸葛攀看著現在荒蕪的田地,眼下是冬季,雖然還是初冬但已經是很有寒意,可依然有人在田里犁地,不禁好奇道:“叔父,冬季的話,不是種不了東西嗎,為什么還需要犁地?”
諸葛瞻點點頭:“子引,你有所不知,秋收之后,像谷、黍、粟米這些作物的底茬要是留在土里面,會影響土質,地會變得干瘦,來年的產量也會受到不小的影響,所以一般秋收之后都要犁地,冬季之中如果可以的話,也要再犁一道,然后翻耕摩平,這樣土質才能變得潤澤,來年的產量才會有所保障。”
“叔父也懂這么多啊。”,諸葛攀不禁有些佩服。
“這些也是當年你叔父我在漢中跟著那些鄉親耕田的時候發現的,有些事情,還是要自己上手才能清楚其中的門道不是嗎?”,諸葛瞻笑著看著諸葛攀,又補充道,“咱們叔侄倆以后還要入軍營,統領軍隊就要清楚糧餉軍需之事,這種地是不是看著就很重要了?”
諸葛攀想了想,卻有了疑問:“叔父,孫子有云:‘“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取用于國,因糧于敵,故軍食可足也。’,還有‘食敵一鐘,當吾二十鐘;萁稈一石,當吾二十石’,如此看來,只要我們能夠在敵國拿到糧草,不就萬事大吉了?”
“要是拿不到呢?”,諸葛瞻讀的兵法不比他少,而且已經死過一次的他,有了更深的體會。
“這……怎么會……”,諸葛攀有些理解不了
“子引,你過來。”諸葛瞻將侄子叫到自己的身邊坐著,“你能想到這些,已經很棒,但是有些事情,要想的更加全面一些。你可還記得當年你的祖父,我的父親征討南中的事情?”
“侄兒當然記得。”
“嗯,當時有件事你可能不大清楚,孟獲被父親擊敗三次之后,退往青嶺,后來父親命人三路攻入青嶺之上的山寨,孟獲當時居然下令將青嶺付之一炬,導致南中百姓燒傷數百人,家中存糧都被燒得一干二凈,父親為了安定民心,決定拿出僅剩的口糧救急百姓……”
諸葛攀一驚:“那后面怎么辦的?”
諸葛瞻回憶了一下,說道:“是當時爨家家主爨習,主動獻出了爨家一半的糧草,并聯系了永昌的哀牢、諸濮部,為我大漢軍隊開拓道路,提供向導,這才能有最后南中之勝。”,隨即又嘆了口氣,“當時若不是有爨習將軍的大義之舉,只怕是父親也不得不退兵了。你可知當時援助青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