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維與諸葛瞻在討論著魏國的動向,而曹爽這邊也聽取了桓范的意見,下令給了郭淮,要他為伐蜀做準備。郭淮一看到命令,直接就罵了娘。
“曹爽那廝真是異想天開,蜀人是這么好打的?”郭淮看著曹爽下達的命令就頭大,隨即想了想,說道:“召鄧艾鄧太守到我這里來。”
過了一會兒,鄧艾風塵仆仆地趕了過來,拱手道:“不知都督叫下官來有何要事?”
郭淮點點頭:“士載,聽聞你通曉軍略,眼下有件事情需要你參詳一下,你看看。”說罷將曹爽的命令遞給了鄧艾。
鄧艾接過之后細細讀了起來,隨即就是眉頭一皺,又看看沉默不語的郭淮,想了想說道:“大將軍這有些急躁啊,眼下伐蜀并不是好時機,下官聽說蜀中眼下大興水利,開拓屯田,政局穩定,百姓安樂,眼下實在不是進攻的好時機。”
郭淮沒有回答他這句話,而是問了另外一個問題:“士載,若是一定要你眼下伐蜀,你該如何行動?”
“這……”鄧艾有些沉默,想了想之后,還是說道:“若是一定要伐蜀,至少需要四路大軍,二十萬人,一路自關中出褒斜道,一路自上庸出兵漢水,此二路攻漢中,需要大造聲勢,吸引蜀軍主力;此外,一路出廣魏郡攻武都,一路出隴西郡攻打陰平,這兩路才是主力,若能打破陰平橋頭,就可以攻擊陽安關,讓敵軍首尾不能相顧。”
“如此,也未必能打入漢中,而且南下還有劍閣,那里也是個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地方啊。”郭淮指出了問題。
鄧艾卻說道:“是的都督,哪怕是打進了武都和陰平,也未必能攻入漢中或者打破劍閣,但……”,他頓了頓,又說道,“下官還知道一條路,可以沿著陰平西部的景谷道,翻越摩天嶺,直插成都!”
郭淮搖搖頭:“不可,且不說景谷道荒廢了百余年,便是你過了摩天嶺,還有江油關、涪水關、涪城、綿竹一線都是蜀中重鎮,你過景谷道之后,兵馬最多剩下個七八千,還能想著一鼓而下?”
鄧艾卻拱手道:“當年劉備也能長驅直入,下官自詡用兵超過劉備多矣,一定能成!”
郭淮不禁笑了笑:“呵呵,你這……罷了,壯心可嘉,可惜了,眼下你還不是伐蜀主將,至少你比大將軍有見識多了。”
鄧艾又想到了大將軍的進攻計劃,也不禁又嘆了口氣,想了想還是說道:“都督,大將軍要我們煽動蜀國的夷人動亂,都督不妨派人前往參狼羌,聯系那里的部落首領,發兵襲擾蜀地,分散他們的兵力,或可為一部助力。”
郭淮想了想,于是點頭道:“這個提議不錯,只是參狼羌位于汶山西部,眼下蜀軍在甘松、沓中一帶阻隔我軍,怎么去辦?”
鄧艾想了想,說道:“都督不妨讓西平太守郭修聯絡羌人首領姚柯回,讓他辦這件事。”
郭淮聞言點點頭:“此計倒是很好,這個姚柯回一直是個首鼠兩端之人,這次就讓他好好出出血,還可以答應他如果事情辦成了,我們魏國幫他驅逐治無戴。”
就在郭淮緊鑼密鼓的做著準備,洛陽的朝廷之上也開始了爭執。
“大將軍,此時不是進攻蜀地的良機。”,太傅司馬懿在朝堂之上直接反對曹爽的伐蜀建議。“昔日武皇帝出兵、故元侯出兵進攻漢中,都因為準備不當而未能成功。如今我軍與吳國在淮南拉鋸,無法調動主力。蜀國國力弱小,為了擺脫滅國的命運,一定會想方設法的打出來,與我們奮力一搏,只要以逸待勞,尋機重創他們的主力,讓他們自己內部發生分裂,民心發生恐慌與不滿,這才是發動滅蜀之戰的好機會。”
蔣濟也立刻表示贊同:“四戰之國,好舉興兵以距四方者,國危。大將軍,現在出兵伐蜀,能用之兵不過八萬上下,漢中四險之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