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府中,劉雁看著詔書一臉不快:“父皇真是的,江陽地方水患嚴峻,怎地也不派個老臣干將,為何要派你?你也是,傷勢未愈,就主動請纓,這要是出了閃失,如何是好?”
諸葛瞻走過來輕輕抱了抱她,笑著說道:“陛下的旨意自有其深意,你夫君我也是見過世面的,還不至于會被這件事難住。”
劉雁心中稍安,還是靠在諸葛瞻懷里:“我不是擔心你的才干,一郡民政事務繁雜,我是擔心你太過勞累了。”
諸葛瞻輕拍兩下安慰著妻子:“不用擔心,我年輕體壯的,能有什么事?倒是雁兒你,身懷六甲,我是真的放心不下你。”
劉雁噗嗤一笑:“那我叫你留下?好啦,家中仆役不少,宮中又派了侍女,你還要擔心什么?對了,你一會兒早早休息,我讓人給你收拾行李。”,說罷挺著肚子走了出去,諸葛瞻知道劉雁性情執拗,嘆了口氣,也只好回屋歇息。
第二天,諸葛瞻收拾好了行囊,帶著幾個親兵,離開了府邸,到羅府去找羅憲,正遇著羅憲和黃崇也收拾好了行囊出府,三人于是趕往城外軍營,押運準備好的救災物資。
路上,黃崇看著諸葛瞻一直在看著一份草圖,不禁問道:“騎都尉,你在看什么?”
諸葛瞻也不抬頭:“我在看江陽郡地方的水文圖,這是在之前都安堰拿到的,不想這次就用上了。”
羅憲笑道:“思遠你看了這么久,有什么心得?”
“江陽地處資水和長江交匯之處,水量充沛,如今遭受一個月大雨,猝發山洪,死傷不小,我等需要謹慎從事。來人!”
一名親兵策馬而來:“侯爺有何吩咐?”。
“你立刻前往郡治江陽縣,此縣水文情況復雜,災情恐怕會更嚴重,探聽清楚實情,速速回返報我。”,親兵領命而去。
諸葛瞻等人到軍營之后,見到了正在做最后準備的李球,幾個人最后清點了一下之后,便催動車隊啟程,一日之后到達廣都,隨后沿江而下,數日之后,直抵犍為,在驛站休整,并裝運部分準備在此的糧草裝船。諸葛瞻也等到了親兵的回報。
“哦?你說江陽縣大體安定?”
親兵急忙回報:“正是,小人打探得知,江陽縣長王山似乎提前做了準備,修堤筑壘,阻塞洪水,并搭建帳篷,收納難民,故而江陽縣雖然受災,民心尚屬安定。”
諸葛瞻點點頭:“這個王山倒是人才啊。我倒要見見,令則兄,傳令下去,眾人準備行囊,休整一晚,明日順水東進,天黑之前必須到達江陽縣!”,羅憲領命而下。
夜晚,諸葛瞻翻看著有關江陽郡的水文、鹽礦、田畝的書文,心中實在擔憂,思考著對策。羅憲見諸葛瞻的房間燈火通明,披衣起身,走進議事廳:“思遠,怎地還不休息?”
“唉,兄長,重任在肩,實在是不能安寢,江陽一縣雖然未有大事,然而江陽郡其他縣受災不少,依然有災民需要料理,何況大水過后,農田毀敗,鹽井停工,河道淤塞,那一樣都是重中之重。眼下大戰方歇,大災又起,百姓困苦疲敝,國庫也幾乎掏了個見底,心中實在是有些擔憂。”
羅憲搖頭苦笑:“思遠啊,這些事情確實重要,然而,我等未到實地,不可輕下定論,讀萬卷書不如行百里路,你傷勢未愈,早些休息,明日抖擻精神,才是上策啊。”
諸葛瞻也是無奈笑笑:“也罷,兄長言之有理,我這就休息去了。兄長也早早睡吧。”羅憲于是告辭離開,諸葛瞻嘆了口氣,將桌上的卷宗收攏之后,回到榻上躺下。
次日,羅憲、黃崇、李球起床去找諸葛瞻卻發現他早已經起來,于是收拾了一下趕到碼頭。正見到諸葛瞻一邊啃著干糧,一邊檢查糧草,還不住的囑咐著運糧官。
黃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