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羅憲便進宮向孫權辭行,孫權挽留不成,感慨之余決定設宴款待為羅憲餞行。
酒桌之上,孫權、羅憲、孫霸以及作陪的孫弘等人都是相互吹捧,氣氛還算和睦。
等到飯局到了最后,羅憲起身行禮:“外臣這些天多謝陛下的熱情款待,臣回西川之后,必定轉達您對我國陛下的善意。”
“哈哈,好!朕年邁,令則若是有空,可以常來,朕必然虛位以待!”,孫權也是很高興。
這個時候,一個小內侍,靠近孫弘,在耳邊低聲了片刻,又將一份竹簡遞給了孫弘,孫弘面色有些難看,于是離席走近了孫權,將竹簡遞了上去,同時附耳說了些話,孫權眉頭一皺,想了想突然轉身笑道:“令則既然急于啟程,朕就不留你了。孫霸你代替朕送令則出城!”
羅憲看著孫權臉色不善,心中頓時有些不好的預感,但自己是外臣,決不能夠多事,于是躬身道:“多謝陛下,您既然有國事要處置,外臣這就告退。”
“兒臣遵令!”,雖然很好奇孫權手中信件的內容,但他也清楚這個時候不是多嘴的時候,于是也領著羅憲趕緊退了出去。
等到兩人離去,孫權才打開竹簡細讀了起來,隨即就是紅溫大怒吼道:“放肆!放肆!陸遜他放肆!”,隨即對著孫弘吼道:“叫楊竺來!叫楊竺來!”
楊竺正在府中休息,突然被孫弘派的內侍緊急叫到宮里面,于是著急的吭哧吭哧進了宮。
“楊竺,你給朕看看這個!”,還沒等楊竺下拜行禮,孫權啪的一聲將一卷竹簡甩在了他的頭上,語氣中的憤怒已經是顯而易見。
楊竺心中驚恐不已,趕緊將竹簡撿了起來,細細讀了起來。
“臣聞元儲以貴,正本之義尤彰。今太子雅性仁孝,天下歸心,然無辜而有罷黜之意,實違天意人心。陛下德合天地,澤流河海,庶物和平,靈光充塞,臣謂胥庭之化,無以過也。昔日袁紹、劉表廢長立幼,卒有滅國之禍,臣伏乞陛下于二宮地位宜有降殺,正上下之序,明教化之本,絕鄉野之言也。”
楊竺看完之后,立刻冷汗直流,陸遜這道奏疏,直接點明了一個大問題,那就是他與孫權的聊天內容,泄露了,可自己根本就沒對別人說過啊!
“陛下!容稟!”,楊竺有些焦慮,“臣絕對是忠于陛下的啊!臣絕沒有告訴陸遜,陛下的心意。”
“那陸遜是怎么知道的?”,孫權死死盯著他。
楊竺急忙開動他的腦筋,趕緊想轍,隨即靈機一動,急道:“陛下,之前陸胤曾離開建業去拜訪了陸遜,一定是陸胤泄露的消息!”
“陸胤又是怎么知道的?!”,孫權疑心未減。
“想來是他與宮中的人,有勾連!臣請命審理陸胤!”,楊竺趕緊表忠心。
“這件事你就不要管了。”,孫權淡淡說道,“這段時間,你老老實實待在府中,不準外出!下去吧!”,這是明顯在軟禁楊竺了。
可楊竺也不敢說什么,只好說道:“臣領旨!”
孫權看著楊竺離開,立刻對著一旁的孫弘說道:“立刻派二十名校事,前往武昌詢問丞相,他到底是從哪里聽來的消息!如果真是陸胤說的,就地抓捕陸胤,押回建業審問!”
羅憲出了皇宮,便立刻與孫霸告別,回到驛館,開始收拾行裝,但還是吩咐,留下了兩個機靈點的人,一個在建業,一個去武昌,好好打聽消息。其余人趕緊離開這個是非之地,免得到時候惹出什么事情來。
一行人于是很快收拾好了行裝,前往石崗口,搭船返航,但也正好遇見,孫權的校事也搭船啟航,逆流而上,正在上船的羅憲也不禁感慨了一下:“東吳這邊又要亂起來了。”
羅憲帶著使團離開了建業,一路上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