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熙八年六月,劉禪在鄧芝的建議,又派遣使者入吳通好,另外諸葛瞻也派人暗中送信給堂兄諸葛恪,讓他當心因為陸遜身死,而導致的軍中變故
七月,受二宮之變的動蕩影響,以及陸遜的去世,吳將馬茂與兼符節令朱貞、無難督虞欽、牙門將朱志等暗中合謀,欲乘孫權與公卿諸將入苑射獵,趁著孫權在苑中,而眾臣在門外未入的時間節點上,由朱貞持節宣詔,將眾大臣一起收捕,而由馬茂入苑擊殺孫權,分據宮中及石頭塢,遣人通知早已經做好準備的魏國大將軍曹爽,準備來個內外夾攻。
他很快他們的行跡被諸葛恪與孫峻注意到,于是當機立斷,將幾人全部誅殺。曹爽的部署也落了空,聽到消息之后,也不由得捶胸頓足,只好收回了在前線的兵馬布置。
與此同時,郭淮說服了夏侯玄,兩人一起前往洛陽,向曹爽進言,增兵隴西,壓迫蜀漢。但曹爽因為興勢之戰之后,中軍也有一定的損失,便以軍心不穩為由,暫時擱置,但同意從河南、關中調一些多余屯田兵,前往隴西助戰。
郭淮與夏侯玄無奈,于是讓這些屯田兵集中在一起,開始整訓。
但蜀漢這邊,也沒能夠趁機進行進取,因為大司馬蔣琬的病情進一步加重,已經無法挽回了……
諸葛瞻來探望蔣琬,發現蔣琬已經是不住的咳嗽,顯然是精氣神已然十分萎靡。諸葛瞻擔憂問道:“大司馬身體不適,應該好好養病才是。眼下政務有大將軍在,您不可再憂勞神思了。”
蔣琬淡然一笑:“我的身體我自己已經年過六旬,得丞相拔擢,陛下信賴,統一國之政,為國盡忠。還能有什么遺憾?”
諸葛瞻眼眸一暗:“大司馬……”,隨即也說道,“這十幾年,您支撐著繁重的政務,實在是太辛苦了。”
蔣琬抓著諸葛瞻的手:“思遠,你已經十九歲了,軍政見識非常人可比,我與大將軍之后,一定是你輔佐陛下,我希望你這幾年,繼續親手去挖掘一些人才。他日秉持中央政務,或者推行善政,或者組織北伐,都能有自己的人手支持,可以事半功倍。”
隨即又說道:“當年你父親一開始,便在新野為先帝辦了編戶造冊的事情,一方面做到了平整賦稅,另一方面也可以趁機募兵,收攬人才。如今你與伯約,在武都、陰平,收服羌胡,推行夷漢一家,還真有些當年丞相的風采。”
“大司馬謬贊,父親的才干,瞻還差得遠。”
“不可妄自菲薄!”,病榻上的蔣琬,還是抓起他的手,輕輕拍了幾下,“我雖然才干不及丞相,甚至可能大將軍、董令君、呂仆射他們也都勝我一籌,但我蔣公琰自詡這顆為國為民的赤膽忠心,便是與丞相相比,也未必遜色。”
“大司馬……”
“孩子,你要清楚,你現在這個年齡,背負的聲名、壓力、責任也不是你應該承受的,但你現在一步步做得很好!”,蔣琬笑了笑,“可知道江陽那邊都在夸贊你,那里的百姓,指著你到過的地方,修過的河港、堤壩,清淤的農田,說道‘葛侯之所為也。’,能有這番成績,沒有辱沒你父親的聲名!”
諸葛瞻也深受鼓舞,拱手鄭重道:“多謝大司馬謬贊,瞻日后也當勉勵自己,不忘本心。”
“嗯,好,對了,大將軍與我的對外理念有所不同,這個你應該知道吧?”
“瞻,知道。”
蔣琬笑了笑:“文偉一直都認為,我們這些人才能都不如丞相,自當等后繼之人來繼承事業,而不是強做無用之功,他的這番話,你以為如何?”
諸葛瞻想了想,說道:“瞻,不以為然。”
“說說你的想法。”
“中原之地,數倍于巴蜀,中原之才,也是數倍于巴蜀,時間推移到后面,只會差距越來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