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拂曉,韋曉寶剛熬制完三七跌打藥送給蘇荃,樸志煥就來向韋曉寶稟報他探聽到的消息:“恩公,御所中屯駐著一支二千人的侍衛軍,他們皆是德川家族的名門貴子,唯德川幕府之命是從。”
“此外,御所內負責采購物品的宦官,每日都會將采購清單在宜秋門交予德川幕府的人,由他們負責外出采購。而宦官和宮女則是被禁止出宮的。”
“唯一能進出的只有凈事房的祥車,每天早上有十多輛祥車拉出,祥車拉出城倒皇莊的蓄祥池里,然后晚上拉回城。”
“恩公,我建議先賄賂拉祥車的宦官,然后做一輛新的祥車,把人裝在裝祥的車里進入御所。只要進入到御所里面就好辦了。”
韋曉寶聽了后,覺得這個辦法可行,只是有點委屈大家。
“行,按你的方法辦,我這里有點銀票,你先拿去。”韋曉寶說完從懷里拿出五張千兩的銀票遞給樸志煥。
“恩公,銀子我有,賄賂個宦官也要不了這么多。”樸志煥說道。
韋曉寶見樸志煥這么說,就把銀票收回。
隨后,樸志煥就出城去找凈事房的宦官去了。
韋曉寶帶著雙兒和靈召在京都城逛街,何惕守在客棧陪著受傷的蘇荃。
靈召公主從小在御所長大,出御所的次數也不多,對京都城也不熟悉。
四月份的天氣,不冷不熱,恰到好處。韋曉寶漫步在大街上,好奇地發現無論男女,人人手上都執著一把扇子。這一奇特景象令他困惑不已,于是他向靈召公主發問。
靈召對京都的特產京扇子頗有了解。扇子起源于華夏,然而傳至倭國后,京都的制扇工藝卻更勝一籌。這京扇子猶如一件珍貴的藝術品,需歷經 88 道繁復工序的雕琢。其制作之精美,成為了倭人身份尊貴的象征。
京扇子的用途遠不止于扇風納涼,它還是倭人招神的法器,承載著他們對神靈的敬仰。同時,它也是禮儀的象征,用來表示對對方的恭敬。更有甚者,將京扇子作為武器,運用自如,仿佛一扇在手,便能化解世間萬般煩惱。
街面上的京扇子作坊比比皆是,這些扇子琳瑯滿目,有適合男士的,也有女士專用的。
韋饒寶踏入一家扇子鋪后,豪擲 50 兩銀子,購入了幾把供男女使用的京扇子。
雙兒和靈召滿心歡喜地各自挑選了一把自己心儀的京扇子。身著和服的她們,手持京扇子,更顯婀娜多姿,嫵媚動人。
要說京都何種店鋪數量最多,抹茶店定然首屈一指。
三人踏入一家抹茶鋪子,點了最為珍稀的抹茶和點心。
抹茶作為京都的特產,歷史悠久,據傳其起源可追溯至華夏魏晉時期。抹茶是倭國人的獨特稱謂,而在華夏,人們則稱之為末茶。
制作抹茶需將春天采摘的鮮嫩茶葉放入蒸鍋中殺青,然后制成茶餅。飲用時,取茶餅在微火上烘烤至干燥,再研磨成粉末,最后用開水沖泡,便可品味。抹茶品質的優劣,關鍵在于遮光與殺青的工藝。
遮光是春茶采摘前的一場神秘儀式,仿佛是大自然與人類的默契約定。
采搞春茶前二十天,需要用蘆葦草或稻谷草編織成遮光幕,輕柔地覆蓋在茶樹上方,嚴密地遮住光線,好的抹茶的遮光率竟然要達到 98%以上。遮光率越高,抹茶的品質越好。
殺青,就是一場茶葉的華麗蛻變。一般綠茶的殺青用的是炒青,在大鍋里用大火翻炒著茶葉,然而,這樣的大火卻破壞了些許茶葉梅的活性,雖然去除了茶葉的青澀味,但同時也讓一部分葉綠素流失,使得綠茶變得烏黑。
而抹茶的殺青,采用的是蒸青的方法,宛如一場溫潤的洗禮,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葉綠素的鮮活,碾磨出來的茶粉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