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之后,全體德川軍人精神抖擻地開始集合整頓隊列。
德川甲康已通過斥候得到可靠情報:天地聯(lián)軍已經(jīng)逼近,這場驚心動魄的京都生死決戰(zhàn)即將在今日展開!
據(jù)斥候回報,令人詫異的是,天地聯(lián)軍竟然選擇在距離德川聯(lián)軍營地僅五公里之遙的地方構(gòu)筑起一道奇特無比的防御陣線。
這條防線并非傳統(tǒng)意義上的安營扎寨,而是朝著地下深挖大坑,將士兵藏匿其中。
如此布局實在匪夷所思——藏身于坑內(nèi)如何有效攻擊敵人呢?只需一輪密集箭雨從上方仰射而下,這些藏于坑中的將士豈不成了活生生的靶子!
德川甲康對敵軍此舉心生疑慮與困惑。
緊接著,斥候帶來另一則消息更令德川甲康震驚不已。原來,敵方的火炮陣地竟遠在德川軍七千余米之外。
雖然據(jù)說那些火炮體型相較我方更為龐大巍峨,但從未聽聞世上存在能夠射擊超過五千米射程的岸防炮。
要知道,一尊岸防炮重達數(shù)萬斤,絕非野戰(zhàn)環(huán)境下可以輕易推動部署的武器裝備。面對如此詭異局勢和未知強敵,德川甲康陷入沉思……
上午八時整,朝陽灑滿大地,德川軍方面氣勢如虹,七十萬雄師整齊劃一地列陣于戰(zhàn)場之上。
長達十公里、寬達兩公里的廣闊地域內(nèi),密密麻麻地站立著一支支千人軍隊,他們分別來自不同的兵種:重型騎兵大隊身披重甲,威風凜凜;輕型騎兵大隊靈動敏捷,如疾風般穿梭;火銃大隊手持火槍,嚴陣以待;弓箭大隊弓弦緊繃,箭羽閃爍寒光;刀斧手大隊手握利刃,殺氣騰騰;鉤鐮槍大隊長槍舞動,銀光閃閃;紅夷大炮大隊與虎登炮大隊則排列成壯觀的方陣,炮口指向天地聯(lián)軍。
此刻,敵我雙方的距離已被拉近至僅僅三公里,這也意味著進入了敵方紅夷大炮和虎登炮的有效射程之內(nèi)。
然而,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天地聯(lián)軍并未顯露出絲毫畏懼之色。各個炮團的 75 毫米步戰(zhàn)炮早已將德川軍的炮兵大隊牢牢鎖定,只要敵人膽敢首先開火,必將迎來一輪猛烈的齊射,瞬間令那些原始的火炮成為一堆廢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