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正木頻頻點頭道:“正是……”
金琨面有鄙夷之色,說道:“達信師父,此人如同爛泥一灘,又怎能救得?”
達信上前幾步,繞過了金琨,并不與他搭話。
只向馬二才合十道:“老衲還不起諸位的錢財,實在于心有愧。欠債還錢本是天經地義之事,如今你們看我這包袱中,
“若將所有物件都變賣了,多少還能值幾個錢,還有我這一身袈裟……”
說著,脫下身上袈裟,攜同那只包袱,一起交與了馬二才。
那馬二才兩眼瞪得老大,口中只叫:“這這……怎能……”
達信道:“這些當然是微不足道,遠不值這二百多兩銀子。
“我看不如這樣,我去替孫檀越做幾份苦工,連做個幾年,興許便能將錢還上啦。”
馬三才立馬駁道:“我這一月利息便是四十兩,你做苦工便算有三頭六臂,你能每月賺到四十兩么?”
達信苦笑道:“那老衲便沒法子啦,這可是我全部的家當。
“其余的只剩下我這百十斤的身軀,若能論斤賣了,興許能值幾個錢。”
馬家兄弟倆目目相覷,猶如被戲耍了一般。
馬三才還是斥道:“你這賊和尚好不講理!你口口聲聲說過要替他作保,如今卻又如此賴賬,你和這賴人孫正木有什么兩樣!”
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他瞥見金琨正對他怒目而視,仍是戰戰兢兢道:“這位大俠……您別拿這眼神瞧我……
“這老和尚也說了,欠債還錢天經地義……你便是今日打死我們幾人,這錢一樣得還給我們!”
金琨心中憤憤不平,攔著達信道:“達信師父,這里全賴孫正木他好賭成性,借了這大耳窿,不僅還不上錢,
“又是不肯做工還債,他如此地爛泥扶不上墻,您就叫他將祖物變賣給他們也就是啦。”
達信眼見始終擺脫不了金琨,忽地閉眼而嘆,說道:“金檀越,你有所不知,老衲如此幫他,實在看他是忠良之后啊。”
金琨一愕,忙問:“他這副模樣,怎會是忠良之后?”
達信再嘆道:“原本老衲也不想說,既然金檀越如此地糾纏,也是不得不說啦。”
他眼望著孫正木,一邊踱步,一邊緩緩道:“約在四十年前,他的祖父孫華燦是此處知縣,他與知府程華一同領皇帝命,
“在本地抗擊過一場悍匪叛亂。此役歷時三年,保得本縣數十萬民眾平安喜樂,實乃是件利國利民、功垂竹帛的大功勞。
“孫華燦在退隱之后,回到了家鄉康平鎮安享晚年,但他不忘心系民眾,還數度拿出錢財,為鎮子修橋搭路,新建了許多房舍。
“十五年前的一場大水,險些淹死鎮中上萬百姓,多虧他修建的石橋,疏導了所有百姓,否則這整座鎮子將無人生還……”
風云英俠志之朗月孤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