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仙堂”。
戚少商也不禁感慨,覺得此地雖不如金風細雨樓的紅,白,黃三樓巍峨雄壯,可別有一番氣派。
何奈何客氣的說:戚樓主稍等片刻,仙姑正好在用齋飯,已讓人去通報。
戚少商也回道:今夜是戚某來貴觀叨擾仙姑,添了麻煩。
何奈何道:戚樓主太客氣,你該早點差人說一下,我們也好恭候你的大駕。
何擇鐘笑道:何大哥,十四姑還是老樣子,一日八餐,雷打不動。
何奈何笑答:是啊!
十四姑就是指何鮮菇,她在“下三濫”排行第十四,與何十三橫練太保一前一后,何家熟悉的人都叫她十四姑,叫何十三橫練太保十三姐。
她有個嗜好,每天要吃八頓齋,頓頓還必須有新鮮的菇。香菇,蘑菇,草菇,花菇,平菇,茶樹菇,白靈菇,金針菇,滑菇,杏鮑菇,紅菇,鳳尾菇……只要是菇都愛吃。
一日不可無菇,無菇不歡。
她在何家地位尊崇,說話很管用。可三十歲時卻因和“太平門”的“開門太平,關門躺平”梁散散一段孽緣而入道家修行,脫離紅塵俗世。
一晃十八年,“下三濫”少了一個頂尖人物,江湖中多了個神乎其神的“何仙姑”。
何鮮菇今年已經四十有八了。
一陣輕快的腳步聲,只見一位身穿道袍,手持拂塵的道姑步入客堂。
見她身段窈窕,面白靨緋,眉清目秀,不涂脂粉,不染塵埃,眼角雖略有些細紋,可仍一派仙風道骨。
這不知情的人都覺得她也就三十左右的風韻少婦,哪會想到年近五十了。
何鮮菇拱手作揖行禮,戚少商忙起身頷首示好。
何鮮菇后面除了跟著四名小道姑小道童,還有一個三十歲出頭公子打扮的人,他一身青衣,身背一把古鞘長劍,劍鞘頭部竟然已斷裂,劍尖露出,泛出寒光。
何擇鐘認得此人,江湖號稱“斷鞘人亡”何無奈,他和何奈何都是“下三濫”派來保護何鮮菇的。
仙姑對“下三濫”很重要,何家一直就想染指京城的地盤。曾兩次進京都被關七的迷天盟打退。現在雖迷天盟勢弱,可金風細雨樓,六分半堂,有橋集團的存在讓何家更難插足。可老門主“何必有我”去世之后,“下三濫”的一些主戰派想重新進軍京城,“德詩廳”的新廳長何平,“焚琴樓”樓主何太太,“煮鶴亭”亭長何勝神都有這個想法。
許多何家弟子入京去闖蕩,加入各大勢力。他們有的為名,有的為財,有的為了抱負,還有的為了朋友。
京城的誘惑足夠大,可以讓他們一展才華,所以在開封建立一個據點就顯得尤為重要。
何鮮菇就是個不二人選,“德詩廳”,“焚琴樓”,“煮鶴亭”全力支持,都派出自己的得力干將。還有一個叫“下手爛全家”何留手今天不在觀里。
何鮮菇很客氣的道:戚樓主快請坐,你現在是京城的風云人物,讓你久等了,不該不該。
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戚少商回道:哪里哪里,是我來打擾仙姑清修,罪過罪過。
兩人雙雙入座,何擇鐘也很恭敬的行禮道:十四姑最近可好?
“好好好,小鐘也來啦!你在戚樓主那里可沒丟我們何家的臉吧”
戚少商笑道:仙姑放心,他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做事也用心。
“如此甚好,我老了。何家的將來還是要靠這批年輕人”
何擇鐘回道:請十四姑安心,定不會辱沒了何家名聲。
何鮮菇眼含笑意的問道:戚樓主今夜到訪有何事?
戚少商也不拐彎抹角的說:不瞞仙姑,今夜特來討教一事。
“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