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三朝元老,德高望重,又幾次救過皇帝的性命,還是被趙佶留用,地位不墜。
相比起來,元十三限可謂是鳳泊鸞飄,仕途上郁郁不得志。
在王安石越次入對、大權在握之際,他投效皇弟趙顥,而遭王安石棄而不用。到司馬光上位之時,報復新黨,他因受蔡確之連累,被貶戎川。直至蔡京任相,因要節制諸葛正我,所以才調他回京師,但又忌憚元十三限的能力,防他坐大,閑置不用。
二人截然不同的命運,又再次加劇了師兄弟之間的矛盾。
元十三限仍是不服。
最造化弄人的是,二人在愛情上也是對手。
他們同時遇到智小鏡,都愛上了她。
這一次元十三限贏了,也輸了。
小鏡姑娘嫁給了他,元十三限認為自己終于勝了一回時,發現其實小鏡深愛的是諸葛小花。
他在感情上還是沒贏。
外表,才情,武功,志向都出色的元十三限卻自始至終差了那么一點運氣。
懶殘大師看在眼里,心里明白這是二人的宿命。
所以他不問,不管,不幫。
只是謹記師命,守住自在門。
要守住,就要學會不自在。
——不能自由自在!
他遁入空門,拋開俗世,就是為了遠離各種爭端的漩渦。
懶殘大師做了隱士。
當了奇僧。
這是他的宿命。
他把自己的那份情懷寄托在沈虎禪身上,希望自在門可以在他的手里發揚光大,而不是守住。
繼續閱讀!
他希望沈虎禪去闖。
當年曾要把自己數十年來悟刀法精要的心法傳給他,沈虎禪若接受了這本冊子,日后便是懶殘大師的衣缽傳人,自在門便由他來統領。
但他卻將其丟進了火爐里焚燒,并從容的說了一番話,到讓懶殘大師心服口服。
他在沈虎禪身上看到了師父韋青青青的影子。
沈虎禪現在的處境不妙。
懶殘大師還是深居山林。
不理。
不問。
可諸葛先生不能不管,于公于私都無法置之不理。
他沒見過這位師侄。
四大名捕也沒見過這位同門師兄。
已故的天衣居士,元十三限,還有他們的門人王小石,六合青龍也沒見過。
這很奇怪。
自在門的人竟然都沒見過這個沈虎禪。
諸葛先生聽完鐵手的話,先問了無情的看法。
他的意見,往往很有用。
無情給的回答也很簡單。
簡單的很簡短。
簡短到極簡略。
就一個字。
——抓!
這個回答,鐵手也有點意外。
自己與沈虎禪素昧平生,可聽說過很多關于他的事跡,心里是敬佩他這樣的為人。
也羨慕他可以沒有約束的去做自己認為對的事。
鐵手是不相信沈虎禪會干出這樣違背道義,傷天害理的勾當。
所以鐵手也問無情。
無情的話,自然有他的深意。
“大師兄,事情還沒搞清楚,為何要抓他!”
無情眨了下眼,挑了挑睫毛,目光清麗的說:抓是做給別人看的!
鐵手又問:抓給誰看?
無情回道:栽贓嫁禍沈師兄的人。
諸葛先生笑道:你認為沈虎禪是被冤枉的?
無情微笑道:這個我無法斷定,可是有一點是我們可以做的。如果沈師兄是被冤枉的,我們抓他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