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甘心只當洛陽王。
他要率領溫家弟子入主開封,將“老字號”招牌立在京師,把勢力擴張到京畿一帶。
他志在廟堂,登上宰輔大位。
他要流芳千古,揚名萬載,立不世之功,創驚天偉績。
大宋歷代數來,范仲淹是治世名臣,輔國能臣,以天下為己任。只是受儒家,佛家兩派思想影響,包容心太過。
包拯盡忠報國,激濁揚清,鐵面無私,做事果決,手段雷霆。缺點是文采不足,思慮不深。
歐陽修堅挺不屈,直言不諱,為人剛正,卻時常得罪同僚,難以共事。
王安石獨具慧眼,思想深遠而獨特,但太過執拗,不懂變通之法,緩急之道。
蘇軾才華橫溢,性格率真,不喜奉承諂媚,總自視甚高,鋒芒太露易遭嫉。
司馬光忠誠,為官清廉節儉,思想十分保守,不愿辟新換舊,安于現狀。
章惇戀權,曾布贓污,韓忠彥慵懦,趙挺之愚蠢,蔡京跋扈,蔡卞謠諑……
至于童貫、王黼,梁師成,蔡攸,朱勔,李彥之流要文不能文,要武不能武,只會吹牛的貨色,難登大雅之堂。
溫晚不要學他們。
他要做自己。
但做自己往往是最難的,尤其在濁流橫污,人心險惡的官場上。
溫晚正靜心沉思,溫和就走進花園,謝知舉不疾不徐的跟在后頭。
“晚哥,謝提刑來了!”
溫晚收回思緒,轉身朝溫和微微點頭,又看向謝知舉。
“溫大人,下官特有重大要事,前來通稟。”
繼續閱讀!
溫晚臉色變了變,很快又恢復平常。
最近,洛陽真的不太平。
先是,郎士林與范昀遇害,郎府滿門被殺。接著烏龍山事發,利大意的勾當曝光,他本人與德意志雙雙身亡。再后來,安德孫與查家集離奇死于天堂。
這樁樁件件都是麻煩事,更是大事。
溫晚最擔心出事,偏偏謝知舉又來了。
他一來,保準有事,還是極麻煩的大事。
“又有何事發生?”
謝知舉猶豫了一下道:陳大人死了。
溫晚皺起半邊眉毛,像斜揚起一片船帆,有乘風破浪之勢。
“提舉常平司陳采耳?”
洛陽州府下屬有十一名陳姓官吏,但夠資格讓謝知舉親自面見溫晚通報的,只有陳采耳。
謝知舉搖首道:不是!是京西南路監察使陳化陳大人。
溫晚另半邊眉毛不禁一緊,眼神倏然有了寒意:什么時候的事?
謝知舉道:前日夜里。我也是中午剛剛收到縣衙傳報,感覺事態緊急,故立刻來面見大人。另外,我派可靠之人去案發地,核實情況,以免有差錯疏漏之處。
溫晚想了想道:何人所為?因何事而起?有無抓到兇手?或事發時,可有人證線索?
謝知舉答:事情起因尚在查實,具體結果等提刑司的人回來便知。至于兇手嘛……
他欲言又止,似有顧慮。
溫和眼皮翻了翻,像飛蛾展動翅膀,有點不耐煩道:吞吞吐吐的作甚?
溫晚道:有話直說。
謝知舉即道:是冷血。
溫晚微訝道:你是說,殺害陳化的兇手是冷血?確切與否?
謝知舉答:是!但冷捕頭算不算兇手,還不好講。依下官拙見,四大名捕向來秉公執法,從不濫殺無辜,何況陳大人身居高位,此事必有內情,目下不好妄下定論。
溫和冷哼道:這陳化的品行極劣,倒更像是兇手。
溫晚沉思良久,又問:事發地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