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宮。
歷來小會定決策,大會走流程。
今日朱元璋開小會。
參會者,楊帆,朱祁鈺,于謙,商輅,趙輔、王越、陳循,王直,九人。
除楊帆之外,其他人戰戰兢兢,額頭直冒冷汗。
尤其是第一次見到朱元璋的趙輔和王越,心驚膽顫,小心臟都要從嗓子眼跳了出來。
我的天爺,太祖咋就復活了?!
朱元璋面色陰晴不定。
“老楊,耀武營可堪大用?”
“太祖爺,多虧了于少保,京營戰力雖不如洪武年間,但出征瓦剌,綽綽有余。”
“耀武營更是可以充當奇兵。”
楊帆信誓旦旦。
可朱元璋心情很不爽,一直板著臉,就跟誰欠他八百萬似的。
洪武年間,謀士如雨,武將如雨。
八十多年過去了,到了景泰朝,能倚重的人,就眼前這幾個。
咱大明怎么越過越回去了?
子孫不成器,想想就來氣。
“楊帆,這一戰,咱要打出大明之威,祭奠土木堡二十萬英靈,只許勝不許敗。”
“你如果敢跟咱吹牛,好大喜功騙咱,咱摘了你的腦袋。”
楊帆當即說道:“太祖天威在此,大明怎么可能會輸。”
大明,已經不是八年的大明。
瓦剌,也不是八年前的瓦剌。
“太祖爺,照我看,大明有五勝,瓦剌有五敗。”
唰。
眾人目光齊刷刷看向楊帆。
雖然已決定出征瓦剌。
但包括朱祁鈺在內,景泰君臣均是信心不足。
八年前的土木堡歷歷在目。
大明再也經不起第二次土木堡。
楊帆的聲音在大殿之內回蕩。
“瓦剌也先被殺,群龍無首,大明太祖臨朝,如日中天,此一勝也。”
“瓦剌四分五裂,內爭不斷,大明眾正盈朝,吏治清明,此二勝也。”
“瓦剌劫掠百姓,天怒人怨,大明保家衛國,民心可用,此三勝也。”
“瓦剌連年爭斗,兵力疲憊,大明整頓京營,兵鋒正盛,此四勝也。”
“瓦剌物資匱乏,缺衣少糧,大明休養生息,糧草充足,此五勝也。”
“我大明有此五勝,擊潰瓦剌,易如反掌。”
如果大明連瓦剌這樣一條落水狗都打不過的話,別混了。
朱元璋頷首。
“老楊要當咱的郭嘉。”
他哪里不明白,楊帆用心良苦,五勝五敗不過是為了激勵士氣。
但凡徐達,馮勝,藍玉有一人在此,屁的五勝五敗。
直接干就完了。
干不死瓦剌。
朱元璋沉聲道:“戶部調集的糧草軍需如何了?三日后,咱要出征,為大明雪恥。”
朱元璋似乎又回到當年北伐元朝,收復燕云時的意氣風發,豪情萬丈。
“啟奏太祖,一切準備妥當。”
朱祁鈺彎腰弓背,“孩兒愿跟隨太祖征討瓦剌。”
“你就不要去了,留在京城。”
朱祁鈺不死心,“好兒想跟著太祖多學一些本事。”
這個理由似乎令朱元璋無法拒絕。
“讓你留守你就留守,廢話真多。”
朱祁鈺頓時嚇得大氣不敢喘。
“于謙,你是兵部尚書,跟咱一起去。”
商輅、王直等人驚羨不已。
跟隨太祖出征,可是天大的榮耀,潑天的富貴。
于謙將來當首輔,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