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府是大明九邊之一,距離京城不過五日路程。
東起居庸關,西至山西大同,橫向約一千多里。
八年前的土木之變,瓦剌曾攻破這里,引起京師震動。
此時,瓦剌三千騎兵正在宣府外圍游弋。
帶兵者,必格勒副將馬馬哈奇。
他眺望著宣府。
他在想,要不要攻進城去,搶幾個漢人女子玩玩。
必格勒說,漢人女子水靈,渾身柔軟無骨,皮膚白嫩,摟在懷里舒服極了。
就在這時,有斥候來報。
“宣府東邊發現明軍。”
“他娘的,爺爺等的花都開了,明軍終于來了。”
馬馬哈奇咧嘴一笑,一臉不屑,“小的們,跟我沖過去,只需一輪沖鋒,把明軍打得屁滾尿流。”
他不怕宣府的明軍沖出來前后夾擊。
一幫手下敗將,有什么可怕的。
他們怕爺爺才對。
……
楊帆說任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
第一路,就是要打馬馬哈奇。
于謙疾步來到朱元璋和楊帆面前,“太祖爺,軍師,斥候來報,馬馬哈奇部三千騎兵還有二十里到達戰場。”
楊帆嗯了一聲。
“趙將軍,王將軍,布陣吧。”
趙輔和王淳領命離去。
王淳負責耀武營布陣。
趙輔負責調度騎兵、弓弩兵,保護耀武營兩翼。
朱元璋、楊帆、于謙來到一處高地,正好能俯視整片戰場。
朱元璋蹙眉。
“于謙,這就是你練的兵?跟咱洪武年間的兵差遠了。”
楊帆很為于謙鳴不平。
就是朱棣的兵,也沒法跟朱元璋的比。
“太祖爺,耀武營的這些火銃兵年紀最小的也訓練了兩三年,于少保這個兵部尚書還是很稱職的。”
朱元璋冷哼。
“你們還太嫩了,訓練兩三年又怎樣,上過一次戰場嗎?”
“沒有上過戰場見過血的兵,不算真正的戰兵。”
每次一提起自己的文韜武略,朱元璋就興奮不已,當著眾人的面,可勁嘚瑟。
“咱帶的兵,遠超前朝蒙元,能和秦漢相提并論。”
“兵鋒銳不可當,千軍萬馬如臂使指,打蒙元如摧枯拉朽。”
朱元璋一時興起,叭叭地講著豐功偉績,崢嶸歲月。
旁邊眾人聽得如癡如醉。
“太祖爺威武。”
“臣等只恨未能早生八十年,好跟著太祖爺推翻蒙元暴政,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
眾人紛紛拍馬屁。
看到周圍這些后輩一片吹捧,朱元璋仿佛又回到了當年的金戈鐵馬,吹角連營。
楊帆卻很不合時宜地說了一句。
“太祖爺的兵是厲害,但論火銃兵戰斗力,還得是眼前的耀武營。”
朱元璋冷哼。
“太祖爺,你知道這個陣法,他們演練了多長時間嗎?”
朱元璋下意識回了一句,“兩三年吧。”
“不,是十天。”
朱元璋乍一聽沒反應過來,直到一字一句聽清楚,眼珠子差點瞪出來。
“咱可是在大明武略中提到過,所戰之兵,必經一年身體錘煉,再一次弓馬嫻熟,這才允許上陣為戰兵。”
“你們練了十天就敢拉出來打仗?”
朱元璋瞪向了眾人,氣得七竅生煙。
眾人趕緊低下頭,恨不得把腦袋埋進土里。
“楊帆,于謙,你們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嗎,這可是欺君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