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硬仗,讓楊帆的國運(yùn)值到了。
朱元璋親手?jǐn)貧⒇脕?,更是貢獻(xiàn)了3000國運(yùn)值。
是目前為止,單筆最高的一次。
老朱親自下場,治好了明軍的恐韃癥。
再遇到韃子,或者是其他敵人,只要將士們想起今日之景,一定會熱血沸騰,不甘人后,奮勇殺敵。
太祖五十四歲高齡都能殺敵,自己豈能落后。
楊帆也情不自禁喊了一聲:“太祖爺牛逼。”
消滅孛來,朱元璋進(jìn)了大同城,論功行賞。
最耀眼的人,除了朱元璋,就是郭登。
郭登,血戰(zhàn)貓兒莊,生擒孛來,封武定侯。
趙輔心里泛酸。
朱元璋掃了他一眼后,沒有說話。
你還年輕,咱不用你,以后自會有人用你。
你最好能明白咱的心思。
晚上,郭登想請楊帆喝酒。
但楊帆拒絕了。
他有別的局。
和于謙、趙輔一起喝酒。
趙輔心事重重,悶悶不樂,端起碗,一口干了,借酒消愁。
郭登祖上是武定侯,可趙家祖上還是梁國公呢。
雖然自己只是梁國公的侄孫,但也算是勛貴之后吧。
太祖為何厚此薄彼?
就因?yàn)橐粋€(gè)是親后,一個(gè)是侄孫?
趙輔心有不甘。
楊帆呵呵笑道:“趙將軍,是不是覺得自己英雄無用武之地,郁郁不得志?”
“大錯(cuò)特錯(cuò)?!?
“你不應(yīng)該愁眉苦臉,相反,你應(yīng)該高興?!?
趙輔一臉懵逼。
“軍師,何出此言?”
“太祖爺之所以不用你,不是因?yàn)槟隳芰Σ恍校喾矗鏍斨滥愕哪芰Σ粊営诠?,他是要把你留給當(dāng)今陛下?!?
一語驚醒夢中人。
趙輔不是傻子,馬上就明白了。
太祖爺提攜自己,自己只會對太祖爺感激涕零。
而朱祁鈺提攜自己,自己便會感激朱祁鈺的知遇之恩,為其鞠躬盡瘁。
茅塞頓開的趙輔急忙起身,整理衣冠,朝楊帆躬身一拜。
楊帆又看向于謙。
于謙的心事比趙輔復(fù)雜多了。
就在今日,朱祁鈺的派來的太常寺卿許彬到了軍中,給大軍送來糧草。
當(dāng)著朱元璋的面,他說著各種恭維的話,什么太祖圣明,太祖威武。
退下之后,他找到于謙,遞過去一封信。
“于少保,這是陳大人、商大人等一眾同僚聯(lián)名寫給你的信?!?
他態(tài)度非常差,質(zhì)問于謙:“既已全殲瓦剌,為何不勸阻太祖班師回朝?”
于謙無語。
你特么站著說話不腰疼,誰能勸得了太祖爺?!
許彬不依不饒。
“仗打到這里就行了,再打,就是勞民傷財(cái),于國不利,難道于少保你不明白?”
“你知道此戰(zhàn)花費(fèi)多少銀兩了嗎?”
“七百余萬。”
許彬一臉肉疼,如喪考妣,仿佛花的是他家里的錢一般。
于謙打開了信。
信里把于謙罵了個(gè)狗血淋頭。
什么窮兵黷武,什么亂臣賊子,什么罪孽深重。
字字句句觸目驚心,令人頭皮發(fā)麻。
信中最后一句的大意是:“于謙,難道你非要把大明的家底打光了才甘心?你想讓大明亡國嗎?你要當(dāng)千古罪人嗎?”
于謙仿佛已經(jīng)站在了文官集團(tuán)的對立面,成為眾矢之的。
他心力交瘁。
更多的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