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帆放下手中的筷子,表情十分認真。
“第二個辦法,減丁。”
聽到這兩個字眼,朱元璋忽地眉頭一皺。
“減丁不就是殺人嗎,老楊,沒看出來,你比咱還狠?!?
“但是,這種做法非常不妥,你知道金國是怎么滅亡的嗎,就是因為他們對韃子太殘暴,激起韃子反抗?!?
楊帆卻擺擺手。
“太祖爺,我可沒說要殺人,誰說減丁一定要殺人的?”
朱元璋一臉懵逼,同時有些不滿。
“那你想怎么干?”
“簡單說,就是兩個字,宗教?!?
楊帆進一步解釋說:“靠宗教的力量把韃子的男丁分化了,沒了男丁,仗就打不起來了。”
“既然韃子信奉喇嘛教,那就尊重他們的信仰?!?
“家有兩丁者,出一丁為喇嘛,家有三丁者,出兩丁為喇嘛,家有七丁者,出六丁為喇嘛。”
朱元璋卻不服氣。
他雖然是和尚出身,但對僧侶卻沒有好感。
這幫人不事生產,不交賦稅,不服兵役,擁有大量田產,卻對國家無尺寸之功。
朱元璋對他們深惡痛絕,所以出臺了嚴格的度牒制度。
沒有搞滅佛,已經是仁至義盡。
楊帆竟然想大興寺廟,無異于觸了朱元璋的逆鱗。
“楊帆,休要再提,此舉不妥?!?
楊帆也不服氣。
“能不能讓人把話說完?!?
“韃子男丁大幅減少,大明的邊防壓力隨之大大減弱。”
“至于寺廟,又不在中原建設,就建在草原上,用韃子的錢建。”
“寺廟不交稅,坑的是韃子,韃子的稅源減少,對大明的依附程度只會更高。”
楊帆見朱元璋臉色逐漸緩和,繼續說道:“一百年之后,韃子人口肯定會大幅減少,那時,韃子就再也成不了氣候,威脅不到大明了?!?
朱元璋略微沉吟,好像是這么回事。
楊帆趁熱打鐵,“減丁,是給韃子平民一條新出路,不打仗,靠修行,也能吃飽飯?!?
“穩住了平民,更要穩住韃子王公貴族?!?
“朝廷可以對他們進行封賞,使其成為大明治下的臣子。”
“這件事,大明一直在做,但還遠遠不夠。”
“表現好的,可以到大明為官為將?!?
“韃子不乏猛將勇士,他們歸順大明,就是一把快刀?!?
當年如果沒有朵顏三衛,你家老四能不能登上帝位,還不一定呢。
朱元璋陷入沉思,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減丁,殺人于無形。
韃子人丁少了,還如何威脅大明?
這么好的辦法,咱怎么就沒想到呢。
讓楊帆當軍師,咱還真沒看錯人。
“老楊,你這個辦法確實不錯,可行?!?
楊帆直翻白眼。
剛才還對自己吹胡子瞪眼呢。
“太祖爺,有一說一,寺廟不納糧不服徭役這事,你一定很膈應,對吧?”
“說實話,我也覺得挺膈應?!?
“不妨等到將來條件成熟,大明所有軍隊全部配備火器之后,能碾壓韃子騎兵之后,朝廷再頒發一道法令,大明境內所有寺廟都要交稅?!?
“不愿意的,可以還俗。”
“出家就可以躲避徭役?本身就不合理?!?
朱元璋蹙眉。
楊帆未免也太損了。
這不是坑韃子嗎。
不只是韃子,喇嘛,連大明的寺廟也慘了。
朱元璋雖然打心里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