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奉天殿。
朱元璋召集太子朱標,韓國公李善長,魏國公徐達,曹國公李文忠,戶部侍郎曾泰,吏部侍郎陳敬,都御史詹徽等在京勛貴、臣子。
他坐在龍椅之上,不怒自威,霸氣側漏。
朱元璋開門見山:“咱問你們一個問題,秦漢以下,為何沒有一個朝代國祚能超過三百年?”
“這……”
眾人面面相覷,無人能答。
如果宋濂劉基還活著的話,或許能答出一二。
眾人下意識看向李善長。
這里邊屬李善長最有文化,他應該知道吧?
可李善長也被問住了,半天不吭聲。
朱元璋站起身,居高臨下,眼眸睥睨。
注意了,他要開始裝逼了。
“咱告訴你們,是因為歷史周期律。”
他以先知的姿態,詳細向眾臣講解了何為歷史周期律。
眾人愕然。
臥槽。
陛下什么時候總結出來的歷史周期律?
句句說到點子上了。
牛逼。
即便劉基在世,恐怕也總結不出來。
詹徽搶先拍馬屁,“陛下圣明,陛下之言,讓臣茅塞頓開,醍醐灌頂。”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臣這些年的書,真是白讀了,臣不及陛下萬一。”
朱元璋嗯了一聲,看向李善長。
“韓國公,你以為如何?”
李善長躬身行禮,“陛下所言,句句在理,一針見血,令臣振聾發聵。”
胡惟庸案后,李善長很少表態。
這位垂垂老人,再也沒有了以往的意氣風發,舍我其誰。
朱元璋收回冰冷的目光,又說道:“你們有沒有辦法能幫咱大明跳出歷史周期律?”
眾人面面相覷。
想辦法跳出歷史周期律?
俺們咋不上天呢?
他們冥思苦想,絞盡腦汁,也想不出來。
這一刻,朱元璋有一種非常爽的優越感。
這種優越感,不是因為他身為帝王。
而是他掌握了世間其他人不知道的東西。
朱元璋得意而又冷厲的眼神一一掃過群臣。
他面前,有開國元勛,有官場新人,有好伙計,有新面孔。
但他們都是大明的臣子,是他朱元璋眼里的螻蟻。
“咱問你們,如果要犧牲你們的利益,保咱大明江山社稷,你們可愿意?”
眾人懵逼。
陛下什么意思?
為何有一種不祥的預感?
曾泰,陳敬,詹徽等人率先表態:“臣等愿為大明傾盡所有。”
李善長,徐達等勛貴也趕緊說道:“臣的一切都是陛下給的,陛下讓臣做什么,臣就做什么。”
雖然不知道朱元璋到底要什么,可即便心里一萬個不樂意,也得表達出心甘情愿的意思。
沒有這覺悟,迎接自己的將是屠刀。
朱元璋呵呵笑了笑。
“都這么緊張干嘛,把心放進肚子里,咱不要你們的命,你們都是大明棟梁,咱不會虧待你們。”
可他越是這樣說,下邊的人心里越是沒底。
老朱又把話題拉回來。
“土地兼并導致財政體系崩潰,并非沒有解決之道。”
“咱這里有三個法子,相輔相成。”
“但推行起來難度較大,你們都是咱的心腹,所以咱想讓你們帶個頭,做個表率。”
眾人心里七上八下。
這些人都是人精,哪里聽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