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仍然非常不服氣。
“老楊,你別忽悠咱,市面上沒錢了,咱再印大明寶鈔就是,咱想印多少就印多少。”
他洋洋自得。
楊帆摳摳鼻子。
“陛下圣明,真是個好主意,這樣大明就有的是錢了。”
朱元璋一臉傲嬌。
咱就是一個大聰明,英明神武。
楊帆卻給他潑了一盆冷水,“陛下,你知道大明寶鈔后來怎樣了嗎?”
“扔在地上,都不會有人看一眼。”
“那就是一張廢紙。”
“這也是我做生意不要大明寶鈔的原因。”
朱元璋瞳孔一滯,眉頭緊鎖,擰成一個川字。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大明寶鈔能換銀子,能換銅錢,怎么可能會變成廢紙?”
楊帆撇撇嘴,“可拉倒吧,朝廷發行寶鈔,兌換民間的金銀,可交稅的時候,朝廷又不認寶鈔了,這不是坑人嗎?”
“只發不收,肆意掠奪財富的行為,就是耍流氓,比搶劫還令人發指。”
朱元璋的這一敗筆,直接透支了國家信用。
大明寶鈔甚至比全國養豬的弊端還要大。
“一開始,一貫面值的寶鈔能兌換1000文,幾年之后,只能兌換250文,再過幾年,只能兌換100文,最后,直接成為廢紙。”
“即便如此,朝廷還可勁兒濫發,給人發俸祿也是發寶鈔。”
“毫不客氣地說,陛下只知道寶鈔好用,卻不知道為什么好用,原本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到最后卻成了坑人的弊政。”
楊帆說話一點也不給朱元璋留面子,氣得朱元璋臉都綠了。
可他轉念一想,還真是這樣。
最近幾年,大明寶鈔兌換的銅錢,越來越好了。
一貫好像只能兌換六七百文。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楊帆正好借這個機會,賺國運值。
“系統,改造朱元璋金融思想,更正大明寶鈔弊端,應該也算扶正大明國運吧?”
當然。
楊帆心里有數了。
“陛下,大明寶鈔的確是個好東西,現在更正錯誤做法,重回正路,還來得及。”
朱元璋努力平復情緒。
楊帆的話雖然令人反感,但朱元璋又不敢不信。
“你說咱該咋辦?”
“第一,立即停止濫發。”
“第二,以國家信用背書,建立準備金制度,寶鈔與鹽、絲捆綁。”
“第三,朝廷收稅,允許用寶鈔上交。”
朱元璋對第二條,一頭霧水。
“什么是準備金?”
楊帆解釋道:“金銀有價值,寶鈔沒有價值,但寶鈔與金銀綁定,就有了流通價值。”
“但是大明目前金銀銅貴金屬不足,與鹽和絲等實物捆綁,相對合適。”
“等朱樉打下了日本,把金銀全部運回大明,再與金銀綁定也不遲。”
楊帆話鋒一轉。
“陛下,財政這塊,我是個門外漢,只能跟你說個大概,大明要想建立長久的貨幣體系,需要很多很多專業人才。”
“我這里有本工具書,是后世智慧的結晶,你可以拿去,培養專門人才。”
楊帆把從系統里兌換的繁體版書籍交給朱元璋。
國運值+100。
系統聲音響起。
“系統,加的太少了吧?”
宿主只是暫時改變了朱元璋對大明寶鈔的觀點,等朱元璋建立起合適的貨幣體系,國運值也會隨之增長。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