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禮議,說白了,不是父母名分之爭。
而是權力之爭。
年僅十五六歲的年紀,毫無根基的藩王小宗,通過三年大禮議,就將皇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可見朱厚熜的心機與手段。
政治天才。
大禮議可是朱厚熜引以為傲的戰(zhàn)績。
他覺得自己應該向太祖爺解釋一下。
“太祖爺,孩兒搞大禮議,也是迫不得已。”
“孩兒剛?cè)刖麄兙推圬撐遥舨皇呛簱?jù)理力爭,他們就讓我從東華門入宮。”
朱厚熜一把鼻涕一把淚訴說自己的辛酸往事。
“雖然孩兒順利繼承大統(tǒng),可權臣楊廷和把持朝政。”
“孩兒只能通過大禮議,拿回屬于自己的權力,讓日月山河永在,讓大明江山永在。”
“孩兒不想當漢獻帝。”
臥槽。
嘉靖扔出王炸。
轟。
朱元璋渾身戾氣沖天,整個萬壽宮瞬間殺氣彌漫。
“大膽楊廷和,是不是想當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他人在哪里?”
“楊廷和已經(jīng)死了,孩兒已將其削職為民。 ”
“哼,削職?未免也太輕了,這種人應該誅九族。”
朱厚熜暗自竊喜。
要反轉(zhuǎn)了,嘿嘿。
看我再下一城。
朱厚熜趁熱打鐵說道:“大禮議之后,孩兒才成了真正的天子,獨斷朝綱。”
“孩兒立馬著手革故鼎新,興道致治,重振我大明榮光。”
“改革弊政,整治吏治,裁汰冗員,打壓宦官,改革科舉,清查勛戚強占之莊田,還田于民。”
“天下皆稱孩兒是圣人。”
反殺。
朱厚熜內(nèi)心洋洋自得。
朱元璋卻是半信半疑,他朝楊帆遞過去一道眼神。
他說的都是真的?
楊帆呵呵笑了笑。
“朱厚熜所言,句句屬實。”
“前二十年,嘉靖是個好皇帝,有能力有抱負,他非常有希望成為大明的漢文帝,甚至超越漢文帝。”
“兩人都是藩王入籍大統(tǒng),在民間待過,知道朝廷弊政在哪。”
“即位之后,兩人都革故鼎新,而且都有了成效。”
“但不同的是,漢文帝有始有終,成了近乎完美的明君典范。”
“可朱厚熜,自私自利,前明后暗。”
朱厚熜看向楊帆的眼眸中多了一股殺氣。
從沒有人敢這樣跟自己說話,張璁、夏言、嚴嵩、徐階都不敢,你算什么東西。
自己好不容易挽回的人設,又要崩塌了。
朱厚熜分分鐘想刀了楊帆。
跪在地上的嚴世蕃驚呆了。
臥槽,這小子比自己還要狂。
當著陛下的面說他壞話,這是活膩歪了啊。
以陛下的尿性,你小子死定了,而且會死得很慘。
但楊帆有個強大的后臺,朱元璋。
朱元璋冷哼一聲:“老楊,你繼續(xù)說。”
楊帆笑笑。
“漢文帝有一顆仁愛之心,無論對皇位,對群臣,對百姓,都富有同理之心。”
“而朱厚熜,自恃聰明絕頂,眼里哪有群臣和百姓,只要自己爽就夠了,其他人是死是活,管我鳥事。”
“普通人可以有這樣的想法,但你朱厚熜是皇帝,肩挑兩京一十三省的皇帝。”
“你四季常服不過八套,可道觀宮殿沒少造,問道修仙錢沒少花。”
“放任奸臣搜刮民脂民膏,甚至蓄意搞起黨爭。”
“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