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帆看向朱元璋,說道:“一個王朝滅亡,有多方面的原因。”
“其中一個原因幾乎歷朝都有,撕逼內斗。”
“用政治一點的詞匯說,就是黨爭。”
“陛下,你覺得黨爭最厲害的朝代是哪個?”
朱元璋雖然讀書不多,但很有文化很有見地。
他張口說道:“唐朝和宋朝。”
“沒錯。”
唐牛李黨爭,宋新舊黨爭,是亡國的重大因素。
“大明的黨爭比唐宋更嚴重。”
朱元璋瞳孔一縮,怒從心起。
“咱殺胡惟庸就是因為黨爭,后世的文官就沒有吸取教訓,就不怕成為下一個胡惟庸?”
楊帆呵呵笑道:“后人從歷史中得到的唯一教訓,就是沒有得到教訓。”
“東林黨、浙黨、齊黨等等,不干別的事了,天天撕逼。”
“然后,東林黨搞垮了浙黨、齊黨,一家獨大,平衡被打破。”
“東林黨獨大的后果就是,對東林黨不利的政令出不了紫禁城。”
“后來,閹黨又擊潰東林黨。”
“在一次次撕逼大戰中,大明內耗沒了。”
“加之李自成和滿清,徹底壓垮了大明。”
楊帆一番話,讓朱元璋徹底認清了明末文官的嘴臉。
他殺心更重。
楊帆也建議殺一批。
東林黨不是大明滅亡的主要原因。
但大明滅亡的因素,絕對有東林黨。
后期的東林黨早已不是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他們眼里只有個人和團體的利益。
“水太涼”的錢謙益就是他們的典型代表。
我死了,大明還是亡了,那我還死個什么勁兒?
我死了,大明存活了,那我豈不是人財兩空?
我沒死,大明亡了,我還可以去大清當官,天下姓什么跟我有何關系?
我沒死,大明勝利了,那我死不死大明都勝利了,根本沒什么影響。
所以,大明可以亡,但我絕對不能死。
都整個文官集團都想著在哪打工不是打的時候,天下姓什么,留什么發型,他們都不在乎了。
有奶便是娘。
這個時候,不知道有沒有人懷念方孝孺。
這時,朱厚熜快步走了進來。
“太祖爺,錦衣衛回報,嚴黨一網打盡,全部關進了詔獄。”
聞言,楊帆對朱元璋嘿嘿笑道:“這下大明朝的錢袋子要鼓了。”
“小閣老可是說了,他家比朝廷還富。”
昨晚,嚴世蕃原本還想抵抗一下,可得知是朱厚熜親自下的旨,癱坐在地上,哇哇痛哭。
在大明朝呼風喚雨的嚴黨,一夜之間崩塌。
朱元璋迫不及待問朱厚熜:“嚴嵩家查出來了多少錢財?”
朱厚熜支支吾吾。
“太祖爺,還沒抄完,錦衣衛還在繼續。”
楊帆呵呵笑了笑。
“太祖爺,一時半會兒抄不完。”
“得多久?咱倒要看看,他嚴嵩父子能貪污多少。”
“需要二十年。”
聽到這個回答,朱元璋神色一滯。
他的三觀被震碎了。
查抄一個大臣的家,需要二十年?
這是抄家,還是抄國?
“太祖爺,我先給你劇透一組數據吧。”
“凈金一萬三千一百七十一兩六錢五分。”
“凈銀二百零一萬三千四百七十八兩九錢。”
“珍貴字畫、書籍上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