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朝會散去,朱元璋留下朱載垕、趙貞吉、高拱、張居正、海瑞,還有楊帆開小會。
朱元璋給他們講了王朝周期律。
張居正趕緊算了算。
眼下大明已有194年。
也就是說,離三百年大限還有一百年。
何止是張居正,所有人心里都咯噔一下。
大明還有一百年就要亡了?
朱元璋眉頭緊鎖,語氣低沉:“咱和老楊穿越過來,就是為了扶正大明國運,延綿國祚。”
“官紳一體當差納糧,攤丁入畝,火耗歸公,三條新政取消官紳特權,就是為了扶正國運。”
“但變法千難萬難,咱讓你們三個主持變法,你們是站到了天下讀書人的對立面。”
“現如今,能幫你們的只有咱和當今天子。”
“你們已是沒了退路。”
“你們三個,是咱親自選入內閣的,以后咱就是你們的靠山。”
趙貞吉三人也早已料到這一切。
趙貞吉還是那句話,“大明朝沒有退路,罵名,臣三人承擔。”
三人又表了一番忠心,和海瑞帶著復雜的心情離去。
臨走前,高拱看了朱載垕一眼,遞過去一道鼓勵的眼神。
朱元璋繼續留下朱載垕,面授機宜。
“他們三個,加上海瑞,是咱給你找的股肱之臣。”
“你性子是弱了些,但有他們在,大明朝不會亂。”
朱載垕重重點頭,“太祖爺,孩兒以后就聽他們的。”
朱元璋頓時不樂意了。
“這叫什么話?你是皇帝,他們聽你的才對。”
“咱的意思是,你可以信任他們,不是讓你聽他們的話,明白嗎?”
朱載垕面色發緊,下意識點頭。
朱元璋也不知道他是真聽懂了,還是假懂。
“他們不是你,不可能完全為你著想,防人之心不可無。”
“錦衣衛和東廠是你手里最大的底牌。”
“一定要用,只要錦衣衛和東廠牢牢掌握在你手里,他們就怕你。”
“身為帝王,只有讓臣子害怕,臣子才會死心塌地。”
朱載垕懵逼了。
他突然感覺腦子不夠用了。
一會兒讓信任三大臣,一會兒又讓錦衣衛盯著他們。
到底要怎樣?
“太祖爺,孩兒怎么感覺越來越糊涂了,孩兒到底該不該信他們三個?該不該給他們放權?”
砰。
朱元璋一巴掌拍在他后腦勺上。
“你是不是傻?一點帝王心術也沒有嗎?”
“做皇帝,永遠不要讓臣子知道你在想什么,他們越捉摸不透,就越敬畏你。”
朱載垕卻道:“太祖爺,不應該是君臣一心嗎,這樣做,很容易離心離德。”
朱元璋氣到自閉。
從沒遇到過這樣愚笨的人。
一點也不知道變通。
真是七竅不通。
朱元璋想罵娘。
但朱載垕是唯一能救大明的人,眼下只能靠他。
朱元璋只能強行抑制住怒氣,拍著桌子吼道:“咱怎么說,你就怎么做,哪來那么多問題。”
“咱說的話都是重點,認真記下來。”
朱載垕嚇得不敢再吱聲,拿起筆,認真做筆記。
“軍權絕對不能讓文官掌握。”
“可悲催的是,現在的軍權就被文官集團掌控著。”
“咱和老四會想辦法幫你奪回來。”
“眼下東南打倭寇就是一個好機會。”
“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