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朱厚照、王瓊、江彬都目光灼灼看著楊帆,等待著答案。
楊帆信誓旦旦說道:“昨天晚上,我做了一個夢,夢到了仙人。”
朱元璋瞳孔一縮。
為何仙人只給楊帆托夢?
咱可是天子,仙人不應該先找自己才對嘛?
“仙人說,只要朱厚照能扶正大明國運,就會賜給朱厚照一種能活人無數的仙種。”
朱厚照頓時來了精神,摩拳擦掌。
“老楊,快說,仙人要朕怎么做,朕馬上去做。”
朱元璋卻半信半疑,“老楊,仙家真是這樣說的?”
“當然了,難道太祖爺忘了燧發槍?”
聞言,朱元璋信了。
“那你快說,仙人到底是怎么說的?”
“一,改革內閣,六部尚書不得入閣,六部獨立于內閣之外,兵部尚書有武勛出任。”
朱元璋嗯了一聲。
“確實應該怎么辦,如果六部都得聽從內閣,那咱豈不是白廢了丞相。”
朱厚照也拍手贊成,“仙人說得好,內閣權力就是太大,兵部尚書就不應該有文官當。”
在場的王瓊就尷尬了。
自己進士出身,算是文官。
仙人的意思,自己豈不是要趕緊辭職滾蛋。
他剛要說話,楊帆搶在之前說道:“王大人兵部尚書當的很好,仙人說在沒有找到合適為武勛之前,讓王大人繼續任兵部尚書。”
王瓊暗自松了一口。
感謝仙人,回家之后一定給仙人上供,四季香火不斷。
“二,改革太醫院,太醫可以世襲,但不能與外廷官員有任何來往,違者斬。”
朱厚照不明白仙人為何有這樣奇葩的一條。
但朱元璋明白。
朱高熾、朱佑樘、朱厚照、朱常洛之死,背后都有太醫和文官的影子。
朱元璋踢了朱厚照一腳,“仙人說的話,還不趕緊記下來,一條也不能落,全部做到。”
楊帆繼續說道:“三,武勛可以參政議政,要有更多的話語權。”
聽到這一條,朱元璋蹙眉。
“老楊,這條怕是不妥,咱正想辦法限制文官呢,你倒好,又要扶植武勛,給他們權力太多,他們萬一架空了天子,怎么辦?”
朱元璋建立大明之后,設置的所有制度,其實說白了,就是集權。
把所有權力集于皇帝一身。
但皇權過于集中,肯定有人不答應。
楊帆開設小課堂。
“太祖爺,說句不好聽的,土木堡之后,是于謙這幫文官拯救了大明,皇帝勢弱,不得不分出一部分權力給他們。”
“皇帝再也不可能跟洪武、永樂年間那般,說一不二。”
打個比方,土木堡之變讓大明這個朱家全資控股公司名存實亡。
文官救了這家公司,如果皇帝不給文官分股分權,他們就會成立一家新公司。
皇帝只能妥協。
可權力一旦分出去,想要再收回來,難如登天。
楊帆繼續說道:“想要制衡文官,必須扶植新的勢力,一個是宦官,一個是武勛。”
“宦官是刀,勛貴是劍,刀柄劍柄都在皇帝手中,文官再想一家獨大,基本不可能了。”
朱元璋陷入糾結。
皇帝的權力本來就不多了,又要分出去,大明天子豈不是成了提線木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