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五,已至節尾。
車隊走走停停,終于在初五入夜前抵達了扈城,也算是正式進入了南地的地界。
扈城不大,創造神話,一個南地扈城,光是前朝就出了六位反賊。
最近的,也就是前朝晉王,這主兒密謀造反的第一步就是將親信安插在扈城大大小小的崗位上。
遠的,前朝開國皇帝,當年也是南地大族,舉旗造反劃扈城以南,兵鋒向北。
扈城,南地門戶,兩側臨山,一側臨河,易守難攻,南北必經之地。
天子康止戈奪京后,連龍袍都沒穿,也沒感受感受龍椅,第一時間調兵遣將七萬人奔赴南地,先占扈城。
因此,扈城光是折沖府就有三處,兩處上府,一處下府,還有三處屯兵衛,一處兵備府。
如果南地有人造反,扈城可以在半日之內進駐悍卒兩萬駐守,不需要多,只需要防守兩日,準確的說是一日半,一日半后,以北兩處折沖府和一處兵備府,共計六千騎兵就能趕來,之后就是源源不斷的步卒。
由此可見扈城的重要性,城不算大,連京城的五分之一都沒有,戰略位置重要。
齊燁一行二百余人,光是入城就消耗了兩刻鐘。
拿出了腰牌,表明了身份,城門郎找了兵備府,兵備府找了府衙,知府孔行帶著人親自趕來。
孔行見了車隊后,很狂,他不認識幽王府的腰牌,入城可以,只能二十人,其他人留在城外,而且所有兵器甲胄全部交由府衙保管。
一輛馬車的車門被推開,孔行湊過去看了一眼,面色劇變,剛要施禮,又被叫到了車廂中,片刻后伸出腦袋大喊一聲,通通入城。
馬車里的人正是太子小二,由此可見,這位扈城知府是認識康驍的。
車隊開始入城,孔行從馬車鉆了出來后,不復剛剛那副看誰都像大反賊的模樣,上了馬,與難得出了馬車透風的齊燁并行。
齊燁側目看了眼孔行,報以禮貌的笑容。
孔行不像文官,像武將,文臣長須過胸,從上往下長,孔行倒是省事,從下往上長,護心毛往下巴那竄。
扈城算是入了南地,即便不如北方寒冷依舊是冬季,這位知府大人就穿著個單衣。
事實上孔行是文臣,但不是讀書人,而是武將出身。
可想而知,如此重要的城鎮,知府肯定是由皇帝的心腹擔任,老六的心腹呢,又多是武將。
不過武將也并非全是大老粗,文武雙全之輩也有不少,孔行就是其中之一。
孔行,當年北關弓馬營副將,老六登基后一路跟隨殺伐,入京后正是他帶領著七萬人奔赴南地,接管扈城后就再沒入過京,天子登基后火速任命其為扈城知府。
“下官慢待了,殿下海涵。”
孔行在扈城這么多年也算得上強硬人物了,見了齊燁,卻滿是討好的模樣。
“剛剛殿下隨從單單說了這是幽王府的車隊,下官著實沒想到殿下竟也在其中,早知如此哪敢阻攔。”
說的是客氣話,就算說幽王府世子來了,他也得再三核查。
核查是核查,確定身份該討好就討好,原因無他,齊懷武。
“孔大人哪里的話,扈城如此重要,倘若是誰都可帶著甲胄弓弩暢通無阻,學生反倒是覺著你這位知府大人是個酒囊飯袋。”
齊燁話鋒一轉:“不過扈城是南北必經之地,大人查的這么嚴,平日里沒少得罪人吧。”
孔行哈哈大笑,這話太受用了。
進京趕考的世家子、南來北往的大商賈以及商隊、調任赴任的官員,哪個不是帶著幾十號隨從,哪個不是帶著一些刀劍,一旦有任何值得懷疑的地方,每次孔行都要親自過問,親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