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關,似乎又恢復了平靜。
涂州的京營跟著太子回去了,輔兵被抽調了大半,跑越州修城去了。
越州不允許悲傷滯留太久,軍伍們收拾好心情,光著膀子扛著工具,試圖修補殘破不堪的城墻。
如今越州城內無論是輔兵還是府兵,都挺不爽的,對白修竹不爽。
消息早就傳開了,齊燁手下可謂人才濟濟,不說別人,就說當代墨家鉅子公輸甲,修城不是人家的專業嗎,為什么老白不找齊燁給公輸甲請來帶著大家修城?
實際上白修竹還真就去請公輸甲了,可惜人家老公輸根本不鳥老白。
老白知道老公輸聽齊燁的,最終拉下臉讓李蠻虎去找齊燁。
李蠻虎去了,帶回了齊燁的原話,那破逼城有雞毛可修的。
當時老白還下意識的問了一下,這句話是不是罵人。
李蠻虎覺得是罵人,老白就很奇怪,齊燁好歹是世子,怎么素質如此奇差無比,是只在邊關這樣,還是在京中也這樣?
李蠻虎覺得應該是在哪都一樣,按照他對齊燁的了解,這位世子殿下罵的人,可能比自己見過的人都多,就沒見誰沒挨過他罵的,之前守南野的時候,連太子都被罵了。
請不動公輸甲,城也不可能不修了,事該干還得干。
相比頂著太陽罵著娘的越州,再看南野,熱火朝天,辛苦,卻有笑臉。
一座座簡易工棚被搭建了起來,百姓們揮汗如雨,將大量的工料堆積起來,再將大量的工料搭建起來。
騎在馬上的齊燁總是大呼小叫著。
“都給我喝,一人一天三次,一次一水囊,不喝不讓上工!”
南野城外的各處工地,擺著一口口大缸,里面裝滿了熬好了綠豆水,防中暑的。
關于綠豆,齊燁也是挺意外的。
這玩意就南關附近的城鎮有,還是前朝時從關外弄來的,種植的很少,沒推廣開,或是說沒人推廣。
齊燁倒是上一世聽人說過,關于綠豆是什么時候傳入中國的,有著不同的說法。
屈原在《離騷》中就有關于綠豆的記述,由此可見戰國時期長江流域應該就有種植的。
也有說是唐朝絲綢之路開通后傳入中國的,還有說是從北宋時期從印度傳進來的,不過在云南地區也發現了大量的“野”綠豆。
綠豆到底是“野”出來的,還是“傳”進來的,齊燁不知道,他光知道前朝時期就有了,沒大面積種植,出關商隊帶回關內后,只在南地少數地區種植。
種的最多的是靠近邊關的白城郭家,齊燁得知現在有了綠豆后,讓劉旺去全部買回來。
旺仔花了兩個嘴巴子,從郭家家主手里買回來了十幾車。
郭家家主這倆嘴巴子挨的不冤,旺仔去的時候,這老頭正在縣里調戲老娘們,六十多歲的人了,滿大街摸人家老娘們的屁股,還得是五十歲朝上的。
馬上的齊燁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總怕百姓中暑。
整個南野,也只有齊燁擔心這種事了。
世世代代守著黃土地的百姓們,若是動不動就中暑,那就如同軍伍動不動就拎不動刀一樣,遭人恥笑。
除了中暑外,齊燁還擔心朵部與百姓發生沖突。
還是想多了,關內的百姓的確排斥異族,很多都是軍伍親族,家里人也有戰死在南關的,對異族可謂咬牙切齒。
可當百姓們得知了朵部與木鹿二部幫著邊軍守城后,見到了二部的異族,即便語言不通,也用發自真心的笑容去溝通,去歡迎,去嘗試告知這些異族大家都是“自己人”。
“恩師。”
手里抓著賬本的喻斌從遠處跑了過來,累的和夏日狂奔的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