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搞清楚了,齊燁差點沒給柳州新上任的知府王魯寧嚇死。
王魯寧,原京中刑部員外郎,還是剛當上員外郎沒多久。
齊燁南地一行,入了柳州抓了一把手和二把手,臨去南地之前,讓蔣少鱗暫時管理柳州。
朝廷知道這事后,尋思選個文臣過去先接替了蔣少鱗,哪有武將擔任知府的,更別說還是折沖府的都尉。
結果沒等研究明白呢,南關大捷傳回去了,關于齊燁在南地,在南關所做的事,慢慢“解密”了。
原本想要來柳州當知府的文臣,不說特別多吧,反正不少。
齊燁的事情“解密”后,沒人來了,一個人都不敢,去干啥,千里送人頭啊,南地那么多世家子,那么多地方官員,抓了多少,誰會去送人頭。
按照他們的想法,齊燁身在南關,心里肯定惦記著柳州。
在朝臣的認知中,齊燁這鳥人睚眥必報,他既然讓蔣少鱗暫時掌管著柳州,那誰去接替了蔣少鱗,誰就會被齊燁惦記。
要知府可不是小官,不是誰都能有資格當的,得從六部九寺中挑選。
誰都不樂意去,互相推,互相推舉,誰要是被推舉到了,那都罵娘,恨不得和推舉自己之人拼命。
最后這件事都上升到各衙署的爭斗了,吏部讓禮部派人去,說柳州官場這么大動蕩,禮部正好過去安民。
禮部擼袖子就要干吏部,齊燁都搞下去幾個禮部官員了,沒完沒了是不是,咋的,我們在京兆府地牢中辦會員卡了?
禮部就讓戶部去,說戶部和齊燁關系好,去了之后活命的幾率很大。
戶部可不傻,戶部不出事,是和齊燁關系好不錯,要是戶部出事,哪個官員品性不行,齊燁不但要干這個官員,可能連戶部都不放過。
最后戶部說不行就讓刑部去吧,呂元嘉就是死在柳州的,正好讓刑部官員過去看看有沒有什么遺漏。
刑部哪會上這個血當啊,可朝堂話語權也不大,然后日常開始欺負工部了,讓工部去。
這給工部氣的,之前讓齊燁端沒了個半個衙署,非得全進去才行?
最后還是宮中發話了,就讓刑部去吧,齊燁走的太匆忙,雖說案子調查清楚了,難免有漏網之魚。
刑部一看推不了,只能內部研究,從尚書到看門的狗,就沒有不愁的。
想要去柳州當知府,首先得滿足一個要求,那就是活著。
那么大家就開始研討,研討如何從齊燁手里活下來。
研討結果很快就出來了,為官沒欺辱過百姓,沒害過民,私德不能有虧,之前齊燁惹事的時候還沒落井下石過,也從來沒招惹過京兆府,最好是擁有南莊的貴賓卡,累計消費超過一萬貫,如果不是出身世家就更好了。
只要滿足了這些條件,去了柳州后,幸存指數不能說特別高吧,反正有幾率活下來。
然后大家繼續研究,這一研究,給刑部官員們難住了,這哪是選知府啊,這都快成選圣人了。
刑部倒是很少有官員欺辱百姓,不過總是給一些朝臣、世家開后門,給一些特殊待遇。
而且他們以前還和齊燁打過交道,如今國朝的嵐山侯公輸甲當初就被關押在過刑部大牢,一大家子都被管過,還是齊燁親自去了將人帶走的。
至于齊燁惹事的時候,落井下石,刑部倒是沒干過,他們不敢。
有南莊貴賓卡的,累計消費高的,倒是有,問題是沒點身家誰敢去南莊,有身家的,大部分出自世家。
最后,可謂是千挑萬選,精挑細選,剛上任員外郎沒多久的王魯寧就選出來了,離京前,那都是寫好了遺書的。
條件沒全滿足,卻也是矮子里面拔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