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康凜,一個在京中很少有人提及的名字。
大康天子康老六一共有五個兒子,老大并不是康驍,康驍上面還有個比他大十二歲的大哥,當年在北關的時候跟著老六出關,戰死沙場了。
除了太子康驍外,老六還有仨兒子,康驍下面的就是楚王康凜,比小二小正好十歲,既是王爵,也是北關副帥。
康凜的封地就在北地,距離北關不遠。
當年老六帶兵殺向京中的時候,將康凜留在了北關,負責防御北關外的外族。
老六造反很突然,事前連京中都沒得到消息,更別說關外異族了。
之后老六一路莽到了京中,火速登基為帝,第一時間將關內大量折沖府兵力調到了關外。
等外族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錯過了叩關的最佳時機,因此北關那邊還算太平,三皇子康凜并沒有遇到太大的戰事,北關無恙。
等老六基本上穩定了朝中的局勢后,讓康驍成為東宮太子后,同時冊封了其他幾個兒子,康凜就是其中之一,楚王。
火速立太子,朝臣肯定是喜聞樂見的,將其他皇子的封地設在距離京中比較遠的地方,大家同樣支持。
可讓很多人不解的是,楚王康凜還有個軍職,北關副帥。
這就令人極為困惑了,從概率學上來講,市面上常見的造反事件都是由皇子發動的,所以很多皇朝在內部穩定的前提下,鮮少讓皇子擔任軍職,即便擔任了,也不會統領太多的兵馬。
老六剛登基,讓自己親兒子坐鎮邊關,倒是可以理解,畢竟是自家孩子,信得過。
問題是老六讓康凜擔任的并不是大帥,而是副帥。
同樣帶個“帥”字,職位差的可不是一點半點。
副帥有兵權,只是這兵權是在大帥之下,所負責的大多是一些“文職”工作,例如軍中管理、操練、后勤等,正常情況下是不負責統兵打仗的,包括城關防衛工作,都需要請示大帥,軍中各大營的主將,肯定是以大帥為主的。
奇怪就奇怪在這,如果皇帝信任這位楚王殿下,那么應該讓他當大帥才對。
如果皇帝不信任這位楚王殿下,讓他在封地當逍遙王爺就是了,何必讓他擔個副帥之職。
最開始,人們以為老六是信任楚王的,讓楚王在邊關熬資歷,早晚會成大帥。
結果這都開朝十多年了,楚王也當了十多年副帥了,北關有什么事,老六讓朝廷問的也是大帥,而非他兒子,更耐人尋味的是,老六似乎在有意無意的在淡化楚王的“存在”。
“他一個北關副帥,天潢貴胄,楚王殿下…”
齊燁望著桌子上的信件,眉頭緊皺。
信件是蔣少鱗留下的,私人信件。
當年在北關的時候,蔣少鱗和楚王康凜有些交情,前些日子北地突然來了信件,正是康凜所寫,信中詢問的正是齊燁的事。
問的內容不算突兀,前半段是問呂元嘉身死一事。
當年呂元嘉也在北關待過一段時間,教授過康凜一些學問,康凜稱對呂元嘉極為敬重。
看著不算突兀,可信的后半段,問的不止是呂元嘉身死一事,而是多問齊燁其人其行。
蔣少鱗臨走之前,齊燁還問了幾句關于康凜之事。
用蔣少鱗的話來說,康凜絕不是有野心之人,至少長的不像,人是挺孤傲的,但不像是大逆不道之人。
不過蔣少鱗也知道,那時候,康凜只是康止戈的兒子,現在早已物是人非,康凜不止是康止戈的兒子,而是皇帝的兒子,成了皇子,身份一旦變了,很多事就不好說了。
蔣少鱗沒說的太深,關于康凜為什么對齊燁感興趣,大家心里都明白。
當時來南地的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