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正好老六登基那年科考。
要知道科考是需要花錢的,不是說考生自費到了京中直接去考就行,朝廷一分錢都不用花。
只要過了鄉試就可以成為秀才,成了秀才,朝廷就會給予各種優待,免除一些家庭成員的徭役和賦稅。
除此之外,朝廷會根據科考成績報銷一部分路費,不是所有人都報,路費金額也根據成績和路途遠近程度有所區分。
這里還涉及到了驛站對考生的開放,包括一些食宿問題。
這些錢財都是朝廷支出的一部分,只是小頭,大頭則是在禮部那邊。
考場規劃以及搭建使用、秩序維持、人員調動,還有類似于加班費的各種支出等等等等,都要由朝廷出錢。
老六那時候剛登基,哪都需要錢,眼瞅著要科考了,戶部那邊是血招都沒有,最后大家說不如和前朝似的,繼續找外援吧。
大致意思就是“民間書院”可以捐助點錢用來朝廷擇才科考,但是有個條件,就是各家書院推薦一些學子免于參加會試,直接從第二輪開始。
老六找了幾個朝廷大佬,最終也就同意了這件事。
也是從多方面考慮,朝廷的確需要錢、改朝換代各衙署和各州府也出現了大量的官職空缺以及其他一些沒辦法告知世人的因素等等,最終這事就這么定下了。
當時老六想的是再開一次特例,以后有錢了就不這么干了,只要朝廷有了錢,以后死活不受這窩囊氣。
事實證明,老六的確是一個能屈能伸的好漢子,之后幾年是不受窩囊氣了,因為習慣了,受窮受習慣了,血招沒有,既然習慣了,自然不覺得窩囊。
斷斷續續的,也有人在朝堂上提出廢除這個“特例”,遭受了很多京中既得利者的反對,鬧的急頭白臉的。
不管怎么說,事還是這么干下去了,只不過真正自持身份的書院,包括國子監,不會走這個“特殊渠道”,丟不起這人。
真正走特殊渠道的,一般也沒什么真才實學,到了會試照樣刷下去,即便通過了會試和殿試成為了官員,朝廷也不會重用,哪怕是分到了各個衙署中,也帶點低人一等的意思,吃席都得和狗坐一桌。
有人不愿意走特殊渠道,可有也有人愿意,就奔著特殊渠道使勁,比如齊燁創辦的南莊書院。
齊燁可不怕低人一等,就算不走特殊渠道,書樓學子照樣低人一等,與其如此,那就殺出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
二十五人,名單遞到了禮部。
禮部是可以駁回的,因為之前沒申請。
可禮部是不敢駁回的,因為在場官員大多數年富力強,誰也不是得了絕癥不想活了。
這種事也沒辦法計較,說符合程序吧,名單交上來的太晚,說不符合程序吧,也僅僅只是名單交上來太晚。
“仇大人。”
一群禮部官員齊齊看向仇潤豐,面帶詢問之色。
員外郎問道:“不如,待老大人回來時再詢問一番?”
老大人指的是禮部尚書,散朝后還沒回來。
“允了。”
仇潤豐當機立斷:“補上名錄就是。”
一群禮部官員沉默不語,倒是沒說出有什么異議。
犯不上,他們覺得南莊書樓就是添亂,滿打滿算才創辦一年,還都是一群百姓之子,就算科考也不過是丟人現眼罷了。
其實仇潤豐也是這么想的,只是望著名單上“康玨”二字,十分想不通,皇太孫小小年紀,沒事上趕著丟這人干嘛?
紈绔世子不好當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