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間,但凡是皇子,甭管再是賢良仁厚,就不可能沒有那么一瞬幻想過,幻想自己這個天潢貴胄要是當了天子會如何。
文臣,誰又沒想過封侯拜相,或是指鹿為馬呢。
武人,必是建功立業,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可要是一個武人,一個武將,整天想著當天子,那就很不對勁。
武將成為皇帝的,有,不是沒有。
可康止戈呢,又和市面上常見的武將登頂皇帝有著顯著的不同。
就說康止戈從出道開始,走的路線,經營的人設,人生軌跡,和要造反當皇帝一點邊都不沾。
就如這老登有一天起床,吃過飯上個廁所,雙眼望天,一尋思今天沒什么事可干,好無聊啊,不如造個反吧。
要知道想當皇帝,最基本的要素就是“時間”,時間準備,至少密謀數年乃至數十年的時間,在這個期間需要籠絡權貴,至少在京中有關系,拉別人上賊船。
人家是悶聲不響發大財,老六是一聲不吭造大反。
還有兵馬這一塊,別人造反不說手下幾十萬人吧,至少也得有個十萬八萬的,叫齊小弟打進京中。
老六倒好,在北關的時候本來兵馬就少,還要留下一部分兵力繼續守著北邊關,造反的時候只帶著部分步卒平推北地三道。
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老六打進京中登基還算順利的主要原因。
哪怕是造反,老六都會分出一半人手守著國門,防止外敵趁虛而入。
事實證明老六的抉擇是對的,剛登基北關異族就打來了。
就老六舉旗造反這事,給人一種很倉促的感覺,好像趕不上二路汽車似的,說造就造,朝廷事先根本不知情。
前朝末期的時候,有人造反,不少世家、臣子倒是有所預料,要知道那時宮中可以說是民心盡失,皇帝本就昏庸無度,又沒長什么腦子,江山都岌岌可危了,竟還想對付天下世家門閥,肯定有人反。
只是大家沒想到的是,反旗是在北地舉起來的,還是在軍中,更是由北邊關率先舉起來的,當初不少人都以為應該是南地那邊先反才對。
按道理來說,應該是造反的人先聯絡有權勢的臣子、世家,獲得這些人的支持后才造辦事
老六正好搞反了,他是先舉起了反旗,一路勢如破竹在北地攻城掠地,之后才有臣子和世家主動找上他。
從造反,到平推京中,這期間發生了什么,老六又為何造反,造反之前又是個什么情況,包括最重要的一點,也就是造反的初衷,知道這些內情的只有屈指可數的幾個當事人,若問如今朝堂或是京中,不足五人,其中還包括老六、小二、文德。
隨著老六這個最當事的當事人緩緩訴說,齊燁震驚的無以復加。
當年老六造反時,看似兵分兩路,實際上是分了三路,除了齊懷武那一路輕騎外,還有一個人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前朝兵部右侍郎程文廣,也是老六麾下先鋒軍統帥。
老六定鼎江山那一戰,也是造反最后一戰,快打到京中了,宇文檀帶領大軍筑成最后一道防線。
誰知道這宇文檀比老六還老六,見到老六后直接當老六,降了。
那時,很多保皇派都在懷念一個人,程文廣。
包括現在,不少人也會想著“假如”以及“如果”。
假如程文廣沒有加入康止戈,如果當年領兵的是程文廣而非宇文檀,那么康止戈絕對打不進京城,甚至連北地三道都推不過來。
從這一點來看,程文廣的統兵作戰能力絕對夠猛。
當初在京中,就連程文廣都說滿京中武將他是第一。
這話沒毛病,因為老齊和老六在邊關,不在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