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董孝通,干笑道:“實話實說哈,當時我以為陛下還以為你是文武雙全的將才呢,怕以后問你軍事上面的事,所以就…就沒過腦子稍微吐槽了一下。” 董孝通霍然而起,抬起雙手。 齊燁嚇了一跳,連忙戰術后仰。 董孝通雙手抱拳,失色失聲:“謝,殿下!” 齊燁一頭霧水,他還以為董孝通要干自己呢。 “閑著也是閑著。”齊燁漫不經心的說道:“和我說說山林那邊的情況吧,有什么變化沒。” 董孝通啞然失笑,這才是真正的考校,齊燁的考校,從某種意義上來看,齊燁的“考校”,遠遠重于宮中,重于天子。 董孝通坐直了身體,如同和上官匯報政務一般。 山林是有變化,有好有壞。 好的是隨著天氣日漸寒涼,大量的異族部落開始入關了。 壞的是沒有人可以和齊燁一樣,大手一揮就能拿著無數銀票堆出一個又一個大型工程,這也就導致了越來越多的百姓和異族空閑了下來。 不過按照董孝通的估計,這種情況隨著天氣轉暖后就會好轉。 那時候會有更多的漢人出關,與異族進行山林建設,朝廷也會撥調更多的錢糧。 齊燁點著頭,耐心的聽著,意料之中的事,包括一些內部矛盾,百姓與異族,文臣與武將等等,這是必然會發生的事情。 董孝通著重提及了一下南地世家的老毛病又犯了,暗中較勁,一些新開發的地盤劃分等問題,在那張圓桌上已經無法做到當初像齊燁那樣一言而決。 董孝通對此感到極為擔憂,之前他和喻家喻曜如果能夠達成共識的話,可以壓住這些世家。 現在他來到京中擔任戶部左侍郎,那么喻家很有可能一家獨大,董孝通倒不是怕喻家吃虧,也不是擔心喻家會有什么二心,而是怕喻家只顧著自掃門前雪,不以朝廷和國朝的角度來考慮利益如何劃分。 事實上多年來喻家一直都是這么做的,他們不在乎其他世家的死活,只在乎自家的利益,不會去參與,也沒必要參與世家們的爭權奪利。 以董孝通的想法,他認為喻家就是在看熱鬧,喻家越不管,這些世家越會膽大妄為,不斷膨脹,直到有一天被清算,被齊燁,被朝廷,到了那時,再換一批世家上位,這對喻家無疑是有好處的,舊人哭,新人來,新人變舊人,舊人繼續哭,喻家永遠是那個云端之上既抽身世外又得益最多的世家。 “喻曜怎么說?” “倒是與喻曜提及過此事,可喻家…” 董孝通眉頭緊鎖,回憶了一番在南關與喻曜的對話。 喻曜不是那種話多的人,并非因為歲數大了,而是帶著那種你能聽懂就聽,聽不懂就懶得和你多談的意思。 “喻曜說山林終究是蠻夷之地,這蠻夷之地有著大機遇,大財富,想要奪得這大機遇大財富者不知凡幾,且叫他們廝殺著,死的人多了,吃的教訓多了,漸漸也就平靜下來了。” 齊燁若有所思,這番話說的滴水不漏。 猛地一聽,話沒錯,你爭我奪,一旦過火了,朝廷自然會收拾他們,收拾過了,之后的人們就會老實了。 可無論是齊燁還是董孝通,都不是初出茅廬的愣頭青,這番話又何嘗不可以理解喻家在坐山觀虎斗,鷸蚌相爭漁人得利。 “如今國朝可令號令喻家的…” 董孝通面露苦笑,不想承認,卻也不得不承認:“唯有世子殿下了,只許一紙書信,喻家自會收斂。” 齊燁突然有些感慨,感慨自己的今時今日,竟可以讓國朝第一世家聽命而行。 啞然失笑,齊燁聳了聳肩:“明白你的意思,維持之前多方制衡,不過問題的關鍵不是喻家,你覺得呢。” “不錯,大帥,南關大帥!” 董孝通一番話說的斬釘截鐵:“若我不擔任這戶部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