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 5 時 30 分整,劉啟駕駛著他那輛心愛的摩托車,緩緩駛離了本次巡邏任務中的最后一個觀測點。
此刻,距離他所在的城市僅剩區區五公里。
這區區五公里的路程對于劉啟胯下風馳電掣般的摩托車而言,不過是短短十幾分鐘的輕松旅程罷了。
進入城區后,劉啟輕車熟路地來到了他家附近的一家小飯館門前。
這家小飯館雖然面積不大,但卻以其獨特的風味和實惠的價格吸引著眾多食客前來光顧。
劉啟走進飯館,習慣性地找了個角落坐下,然后向老板點了一份他最愛的炒粉絲,說來也怪,盡管這份炒粉絲并無什么特別之處,但劉啟卻對它情有獨鐘,百吃不厭。
每次來到這里,他都要點上一份,仿佛這已經成為了他生活中的一部分。
很快,劉啟點的炒粉絲就被老板的女兒劉茜茜端到了劉啟面前。
劉茜茜年紀不大,大約只有十五六歲,目前還在上高中,她平日里放學后都會在店里幫父母打打下手,端端盤子什么的。
“劉啟哥,你每次來都點這炒粉絲,你真的吃不膩嗎?”劉茜茜一臉好奇地問劉啟。
其實,她已經不止一次問過這個問題了,但她就是覺得很奇怪,劉啟這一年來光顧她家的店至少有 200 多次了,而且每一次都點炒粉絲。
難道他真的不會吃膩嗎?每次問劉啟,得到的回答都是因為好吃,所以才吃不膩!
劉茜茜不禁想,這世界上怎么會有人對炒粉絲如此執著呢?
她看著眼前的劉啟,心里充滿了疑惑。不過,她也沒有再繼續追問下去,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和習慣嘛。
或許對于劉啟來說,這道炒粉絲有著特別的意義吧……
其實哪是什么好吃吃不膩,只是劉啟懶得選而已,習慣了就懶得改變。
劉茜茜見劉啟沒打算搭理她,也就跑到店門口招攬客人去了。
劉啟此刻完全沒有心思去理會劉茜茜,他全神貫注地盯著手中的手機屏幕,手指飛速地在上面滑動著。
他正沉浸于在互聯網上各個論壇之間穿梭的狀態之中,試圖尋找一些與韋胖子口中所謂的“內部消息”有所關聯的事件。
然而,不管他如何努力地搜索,始終一無所獲。
這種結果反而令他心生警惕:通常情況下,如果真有什么重要的線索或者信息,不可能一點痕跡都找不到。
如此毫無頭緒,這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問題所在。
劉啟深知,往往那些國家有意隱瞞不讓民眾知曉的事情,才會在網絡上被嚴密地封鎖,以至于難以查找到相關的蛛絲馬跡。
盡管目前尚未發現明確的線索,但他覺得未雨綢繆總是必要的。
畢竟,防患于未然總比事到臨頭再手忙腳亂要好得多。
于是,他開始思考起應該做哪些準備工作來應對可能出現的狀況。
吃完東西后,劉啟跨上摩托車,發動引擎,車子咆哮著沖進了回家的街道。他沐浴在夕陽的余暉中,感受著微風拂過臉龐的清爽感覺。
劉啟現在所處的城市雖然人口只有六十多萬,但放在過去的華國來說,已經算是一座相當小的城市了。然而,隨著近幾十年來地質環境的不斷變遷,這樣的小城市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
與此相反的是,那些曾經擁有千萬人口的大城市,比如京都,卻在迅速消失。原因很簡單:要容納如此龐大的人口,必須建造大量的高層建筑才行。
但如今,修建高樓大廈的成本變得異常高昂,畢竟人們已經不再使用傳統的鋼筋混凝土結構來建造樓房了。
如今已經沒有什么房地產公司了,沒辦法面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