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為了能帶回更多的懸浮石,劉啟絞盡腦汁地思考著對策。
最終,他決定制作一個摩托車能拉著走的改進版雪橇。
傳統的雪橇通常是為了在冰面上滑行而設計的,其下方與冰面接觸的位置往往比較狹窄。
然而,在沙漠這樣的特殊環境中,狹窄的接觸面很容易導致雪橇陷入松軟的沙子里,從而無法正常行進。
劉啟首先找來大量的合金材料,這些合金材料堅硬且輕便,非常適合用來打造雪橇。
他先用工具將合金材料切割成合適的大小和形狀,作為雪橇的主體框架。
接著,他開始著手改造雪橇底部與沙子接觸的部分。
他把較寬的合金板彎曲成弧形,然后焊接在雪橇底部,大大增加了接觸面積。
為了讓沙子能夠更順暢地排出,劉啟還在底部設計了一些傾斜的導流槽。
在制作過程中,劉啟全神貫注,每一個焊接點都力求牢固,每一個角度都精心調整。
他不停地測量、切割、焊接,汗水濕透了他的衣衫,但他絲毫沒有停歇。
為了讓雪橇更加堅固耐用,劉啟還在關鍵部位加裝了加強筋。
他用錘子將一些合金條敲打成合適的形狀,再小心翼翼地焊接在需要加強的地方。
經過三四個小時的緊張忙碌,這個精心打造的能在沙漠中更好拖行的改進版雪橇終于制作完成。
劉啟站在一旁,仔細地審視著自己的作品。
他看到雪橇的每一個細節都處理得恰到好處,流暢的線條,堅固的結構,讓他感到十分滿意。
他想象著堂姐和李娟坐在這個改進版的雪橇上,他們就能全員出動,大家一起協作,團隊的效率必然會大大提高,心中不禁充滿了期待和喜悅。
不過這次他是打算去拉懸浮石,所以今天依然只有他和小黑一起行動,但以后就能三人一起行動了。
在吃過中午飯后劉啟立馬出發去搬運懸浮石,不過今天已經晚了,所以就只能搬運一次。
很快,劉啟和小黑來到了懸浮石的地方,他今天同樣選了一塊比其它都大的懸浮石,用上次同樣的方式,就是先加熱懸浮石,讓懸浮石懸浮到一定高度后,就用繩子拉著往摩托車的地方走。
就這樣一連走了三次,把這個洞穴中體積最大的幾塊懸浮石都拉到了停放摩托車的樹洞旁邊。
在搬運完這三塊懸浮石后,劉啟也覺得時間差不多了,應該返回了。
于是劉啟把三塊懸浮石都放到了改進版雪橇上,用摩托車很是費勁的拉著這三塊懸浮石向家里行駛!
劉啟在把三塊比較大的懸浮石拉回家后,天色已經完全暗了下來。
夜晚的沙漠,氣溫驟降,冷風嗖嗖地吹著。劉啟拖著疲憊的身軀,走進屋內。
劉佳怡和李娟早已準備好了一頓豐盛的晚餐,溫暖的燈光和熱氣騰騰的飯菜讓劉啟感到格外溫馨。
三人圍坐在桌旁,一邊享用著美食,一邊交流著今天的經歷。
“劉啟,你今天可真是辛苦了。”劉佳怡夾了一塊肉放到劉啟的碗里。
劉啟笑了笑,說道:“只要能把懸浮飛船做出來,這點辛苦算什么。”
李娟輕輕點頭:“是啊,等懸浮飛船做好了,我們的生活就能有更大的改變。”
晚飯后,劉啟簡單洗漱了一下,便躺在床上,很快就進入了夢鄉。這一夜,他睡得格外香甜。
第二天,太陽剛剛升起,劉啟就迫不及待地起床,開始著手制作懸浮飛船。
他的心中充滿了期待和憧憬,仿佛已經看到了懸浮飛船翱翔在天空的景象。
劉啟首先在紙上畫出了大致的設計圖,他想利用懸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