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姜昊打算轉身到淬火池中取水的時候,百煉真君開口說話了。
“姜昊,我應該要謝謝你!原本喚你前來,是打算給你一場機緣與造化的,卻不料反而是你的一番話點醒了我,讓我走出了多年以來的誤區。”
“你所說的這些,雖然源自你父親傳授給你們兄弟倆的凡俗鍛造技藝,卻也結合了你自身對資質與努力的認知。雖然看似淺顯,但其中的道理卻是共通的。”百煉真君緩緩開口,語氣中帶著一絲感慨,“修真之道,亦是如此。一個人的靈根資質,或許決定了他的起點,但最終能夠達到何種境界,卻取決于他如何去‘燒料’、‘鍛打’、‘定型’、‘淬火’。”
“我此前的多年化凡經歷,更多的是感悟凡人的生活,卻忘記了將我所領悟的道與法則,與凡俗間的事物相融合。我本以為法則之力與凡俗之間的事物是無法相提并論的,卻不料這些玄而又玄的道與法則,就是必須要從最普通、最根本的事物之中去感悟······”
姜昊聞言心中一驚,暗自揣測:“化凡?道與法則?面前的這位前輩難道是元嬰后期,甚至是元嬰期大圓滿的修士?百煉······百煉真君!這竟然是宗門內那位他雖有耳聞,卻從未有幸見過的百煉真君!”
百煉真君望著一臉震撼的姜昊,便明白了他的心中所想。于是淡淡一笑繼續說道:“不錯,我就是本宗的百煉真君。此番沒讓廣成將我的真實身份告訴你,就是希望你在沒有任何心理負擔的情況下與我交流,卻不料竟然成全了我自己,這當真是緣法與因果之所為啊!”
當明白了面前的這位前輩便是宗內的元嬰期大修士百煉真君后,姜昊的語氣立刻變得恭敬和拘謹了許多。忙躬身施禮問道:“敢問百煉老祖,何為緣法與因果呢?”
百煉真君見姜昊態度恭敬,便溫和地說道:“姜昊,你不必太過拘謹,與我說話隨意一些,我剛才不是說過了嗎,你的存在就是我,甚至是器韻宗的緣法與因果。如果過于拘謹,失去了那份自然與灑脫,那就不妙了。我們修道之人還是比較看重緣法與因果的······你我今日相遇,并非偶然。在修真界中,我們相信萬事萬物都有其因緣和結果,這便是緣法與因果。你之前所說的話,讓我有所觸動,這便是你我之間的緣法。而我因此而得到突破,便是因果的體現。”
隨后,百煉真君便把有關于緣法與因果的內容,以及這其中佛家與道家對此理解的不同,最終又大道同源、殊途同歸的內容。以傳道的方式向姜昊解釋了一遍。
佛教認為任何事物都可能成為因,也可能成為果,沒有絕對的因,也沒有絕對的果。
因果最簡單的解釋就是造成這事件的原因和導致造成的后果。佛家的說法就是你今天遇到的事情其實都是由你自己的行為造成的,不管是前生還是后世。
而緣分是因果之間的紐帶。
你種下的種子是因,上天的雨水灌溉是緣,自然的生根發芽是果。
這就好比一則佛教的故事:
從前有個書生,和未婚妻約好在某年某月的某一日成婚。而到那一天,未婚妻卻嫁了別人。書生因此受到了打擊,一病不起。
某日,一名游方僧人路過,從懷里摸出一面鏡子給書生看。書生看到了茫茫的大海,一名遇害的女子一絲不掛的躺在海灘上。路過了許多人,均是看一眼,便搖頭離去了。
又路過一人,看了一眼,給女子蓋上了自己的外套,走了。再過一人,挖了個坑,小心翼翼地把尸體埋了......
對于此,書生大為不解,于是僧人解釋,那女尸便是你未婚妻的前世。你是為她披上衣服之人。她今生與你相戀,只為還你一段情。但是她最終要去報答一生一世的人,是親手把她埋葬的人,那人便是她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