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陽侯府庶長子趙睿,在其父親回家后。
跪祠堂的時間又延長了一天。
倪姨娘得了心腹的通風報信,正打算跑到前院找寧陽侯撒潑求情。
還沒等她走到二門外,侯府大門就被緊急敲響了。
有邊軍騎著快馬來報信:“總兵大人,有數(shù)百騎韃靼人突然出現(xiàn)在永寧縣......”
寧陽侯兼邊城總兵.趙牧云,一骨碌從浴桶里站了起來。
厲聲問道:“來了多少人?可有與之交手?”
“大人,應該不超過一千騎,他們在掃蕩永寧縣的鐵匠鋪子的時候,正好被縣衙的巡檢遇到了......”
衙役自然不是這些韃靼人的對手,白白丟了十幾條人命。
“還搶了什么?一并說了吧!”
“他們出了鐵匠鋪子又去了幾個酒樓,把酒樓灶房里的大鐵鍋都撬走了。”
“嘶!”
搶鐵鍋,可比搶糧和搶金銀的后果嚴重得多。
鐵制品可以回爐,用來煉制兵器或鎧甲。
這就是,朝廷只讓九個邊關重鎮(zhèn)一年只互市一次,且對大鐵鍋交易管控如此嚴格的原因。
趙牧云迅速穿好衣衫,讓親兵給自己取來了火銃。
“快,趕緊給我追上去!來了,就干脆給我留下來!讓斥候好好查查,他們是從哪條道上冒出來的。”
韃靼人這個季節(jié)來擾邊,多多少少有些個不正常。
永寧縣離懷慶府也就二十里路。
韃靼如果找了近道跑去永寧縣搶鐵鍋,抬抬馬蹄子也能來懷慶府。
可別讓人把老巢給端了!
總兵大人頭頂?shù)木瘓笃鳎纯汤憽?
馬腿跑得再快,也沒有邊軍們五衛(wèi)的烽火傳信的方式快。
離永寧縣最近的寧衛(wèi)邊軍騎兵。
在韃靼人跑到酒樓灶房撬鍋的時候,就已經(jīng)趕來了。
韃靼人比之漢人,面相還是相當有辨識度的。
除了游牧民族特有的服飾,他們的臉很寬,顴骨很明顯,單眼皮,頭發(fā)胡子都比較稀疏。
身形不過五尺二三(現(xiàn)代的一米六五左右),也沒什么胖子。
較之邊軍更為矮瘦!
但他們眼里透露出來的兇光,是對漢人刻在骨子里的仇視。
且,對上比他們數(shù)量多出一倍的邊軍,韃靼人也是毫不畏懼。
稱得上,勇!
額濟納土爾扈特部落年輕的首領,舉起手中的彎刀:
“巴特爾(勇士)們,為了帶回這些珍貴的大鐵鍋,快殺死這些邊軍吧!”
“殺!殺!殺!”
寧衛(wèi)的邊軍拍馬迎敵。
雙方就把個永寧縣主街當成了沙場......
兩刻鐘后,趙牧云帶著他的親衛(wèi)騎著快馬趕來了。
遠遠的就高喊:“人呢?人呢?”
“報總兵,韃靼人被我們砍殺了兩百二十人,騎兵營正在追擊。”
“我軍傷亡如何?”
“亡一百八十一,傷九十二......”
趙牧云很對這個數(shù)字很不滿意。
看躺地上的韃靼人服飾,應該就是韃靼部落的普通牧民。
還不是什么正規(guī)軍,就能傷了他們這么多人!!!
半天時間不到。
追擊韃靼人的騎兵營也發(fā)現(xiàn)了,額濟納土爾扈特部落在駿馬山上挖穿的那一條密道。
消息傳回來。
趙牧云肺都要氣炸了,連夜下令:“既然軍田都已經(jīng)秋收結束,是時候加強訓練了......”
不提在那遙遠的邊城,因為韃靼人跑來永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