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什么魚羊鮮!連續吃了二十來日,兄弟們都說放屁都帶著一股子腥味!是真的吃膩了!”
“嘖嘖,兄弟你這句話說出去就不會被人打的么?昂可與你們不一樣,昂還是覺得羊骨頭湯打底的面條子最好吃。”
“......”
一群西北大漢說起吃面食的快樂,神采飛揚。
望向糧食的目光異常灼熱。
當天下午,磨坊里的石磨轉動得冒煙。
火頭軍就守在磨坊外面,磨一缸子面就端走一缸子。
開玩笑。
想要面條勁道又好吃。
揉面的工序少一道都不成。
趁著醒面的功夫,還得多熬幾大鍋骨頭湯。
對愛吃面條的邊城人來說。
僅一個羊肉面的種類都能做出花來。
就比如,把面條搓出一根細細長長的形狀。
細一些的就做成羊肉臊子面。
稍粗些的便是羊肉搓面。
亦可改搓為揪,將長而薄的面條,揪成一厘米左右的方形小片,便是一碗羊肉小揪面。
總之,面條形狀再配上羊肉的不同狀態,就出現了多種風味羊肉面。
夜幕降臨時分。
大營里終于吃上了新面條。
趙牧云狠狠的嗦了一大口,久違的羊肉搓面,他的最愛。
其余人都抱著和腦袋一般大的大面碗,管它粗細還是揪面,先呼嚕呼嚕地干上一碗面再說。
等到面條撈完,大骨湯喝盡。
身上暖了,腸胃也徹底踏實了。
都忍不住發出一聲心滿意足的喟嘆......
隨著運糧的關軍回歸,關于秀才娘子提出與幾大邊關置換糧倉的細節相繼傳開。
三十六號院,又迎來了一波又一波邊軍家屬的拜訪。
就連初來乍到的甘家,都有不少人主動上門攀交情。
甘洪真是個真社牛。
不出三日,就在安平坊租了一個和三十六號一樣規格的院子。
他們一家四口住得簡直不要太寬敞了。
甘洪真聽說大外孫今年要和閨女學殺豬,主動攬下這一個活計。
肥仔眨巴眨巴他的荔枝眼:“外祖父,可素窩想和娘學,娘殺豬、殺狼都膩害!”
甘洪真氣笑了:“大外孫,排資論輩的話我可是你師祖喲!師祖還是你娘的是師父呢!你覺得是師父厲害,還是師父的師父厲害?”
這話把肥仔都給繞迷糊了。
小家伙想了想。
反正他娘還要一些天才能回來,他先同外祖父學殺豬的本領,等娘回來再讓娘教他殺狼的本事。
兩種本領他都學!
他們家不似軍營,每頓飯爹爹做的都是,有飯飯或面面,同時還有肉肉和好喝的湯。
一想到他爹做飯的本領,肥仔都想流口水。
要是外祖父再順帶教會他殺羊就好了!
吸溜,邊城的灘羊他還沒有吃夠呢!
豬肉西施她,干活比殺豬還絲滑!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