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明蘭的歸家,開門就是大驚喜。
兩個弟弟和爹娘來邊城前發生的大事小情,她都想問個明白。
而她出差后所干的大事,也讓弟弟們直呼痛快。
中途被她胖兒子打斷,好一通撒嬌,好一頓哄。
大兒子剛哄好,小閨女醒了。
在左文康服勞役后,羅氏就接手了照顧圓圓小朋友的活計。
肥仔因為要練基本功,每日大部分時間都是在五十二號院的外祖父家過的。
今日甘父有事出城了,兩個舅舅無事做,正好送大外甥回三十六號院。
羅氏將睡醒后的小犟孫女抱給了兒媳婦,好讓母女倆有個熟悉的過程。
結果甘明蘭一上手,就再沒能撒開過這個小家伙。
說出來,都不敢信。
一個才剛滿百日的小奶娃,她居然對親娘身上的味道有記憶。
之前左文康給她尋來的十幾個奶娘,沒一個能讓開尊口。
用羅氏的話來說,就是死犟死犟的。
寧愿餓著肚子,也不喝不喜歡的奶。
當爹的還能怎么辦?
本想給娃買一頭母羊回來。
找遍整個邊城和周圍的村子,才發現,去年冬臘月的持續暴雪,方圓百里就沒有活著的牲畜。
害得羅氏給小犟孫女喂了兩天的米油。
把左文康急得,只得去麻煩趙總兵。
趙總兵聽聞小犟丫頭挑嘴的事,趕緊讓下屬給張羅了起來。
活的母羊沒有。
但懷慶府卻是能買到奶粉的。
這玩意兒雖然大部分漢人都喝不習慣,但走長途的商旅還是愿意帶上幾罐用來補充體力。
總兵大人揮揮手,懷慶府市場上暢銷的奶粉各種都送來了十罐。
把鮮奶做成粉狀?
有兩世經歷的左文康與羅氏都是頭一回見。
大胡子親兵給他介紹說。
前朝那位天可汗在西征的時候。
為解決軍隊的軍糧問題,讓一位軍需官研發出了奶粉和肉松。
他們對鮮奶進行巧妙干燥處理,制成的便于攜帶的粉末狀。
吃的時候相當方便。
只需取半斤左右放入隨身攜帶的皮囊中,加水掛在馬背上。
通過馬奔跑時產生的震動,使其溶解成粥狀。
士兵們在馬背上,都能通過這些奶粉粥迅速補充體力。
此后,奶粉就成為了蒙古韃靼長途行軍時便于攜帶的,最好的軍需物資。
這種鮮奶的秘制干燥法,已經傳承數百年。
幾乎所有的草原牧民都會做。
商人們在一年一度與韃靼互市的時候,奶粉就是常見的交易物資。
懷慶府市場上常見奶粉種類主要有三種:羊奶粉、牛奶粉和駱駝奶粉。
聞上去,這些奶粉的奶味兒都很濃郁。
用溫水融化后就能喝。
其中,口感和味型又有些區別。
牛奶粉兌水后,聞著奶味相對比較清淡,喝進嘴里,口感順滑,容易入口,還帶著一絲清甜。
而羊奶粉的奶味相對比較濃烈,甚至還帶著一定的膻味,但口感也很細膩,入口順滑。
駱駝奶粉就比較特別,品嘗起來比牛奶的口感略香醇,更絲滑,帶著微微的一點點咸,還會稍稍粘住牙齒和舌尖。
三種奶粉,很明顯的三種味兒。
后兩者比牛奶的風味更突出。
給圓圓小朋友三種都試過后,她勉強接受了牛奶。
她喝牛奶的時候,那小眉頭皺得緊緊的。
只要肚子不餓,是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