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兩日。
韃靼大軍就和三大關口杠上了。
火銃被打得炸膛后,邊軍們換上了弓弩、換滾油、石塊等一切可用的武器。
局面很穩。
以少勝多。
每日都能留下數千具韃靼士兵的尸體。
邊軍們有理由相信,這般堅持下去不用半個月就能將韃靼趕出邊防線。
對方一改往日閃電戰的作風,似乎想打拉鋸戰。
甚至還在駿馬山西麓三十里地外升起了白色大帳。
韃靼升白色大帳的消息傳回了各大衛所。
老兵們給新兵蛋子們解釋道:
“韃靼人慣愛在圍城戰中,用帳篷的顏色來恐嚇守城的人。
如果他們搭起白色的帳篷,那就是告訴對手,如果打開城門束手投降,他們就會被寬恕,韃靼的彎刀會饒恕每一個出城投降的人。
如果對手選擇抵抗,韃靼就會搭起紅色的帳篷,以此來告訴對手,那些拒絕投降的人會被殺掉。
當韃靼把黑色的帳篷搭起的時候,就意味著他們準備屠城,黑色帳篷就是罪不可赦的意思......”
新兵蛋子們也跟著老兵嘲笑起了漠北王族的老把戲。
“韃靼還以為他們是當年的大元帝國呢?現在圍的是哪門子的城?連昂們的長城都沒破,就玩上了恐嚇!”
邊軍們不僅不怕,甚至比往日回擊得更猛烈。
韃靼一如既然的將邊軍們的兵力集中到三個關口,私下卻派出了一支工程尖兵在夜里進行挖墻腳行動。
邊防線太長、黃泥筑成的長城風化太嚴重。
在交戰的第三天夜里,韃靼大軍終于挖開了駿馬山西中麓某段險峻的城墻根兒......
子時剛過。
韃靼大軍的先遣部隊就從駿馬山東麓的小口子豁口,下了山。
離小口子僅有二里地的馬家堡軍戶們正在睡夢中。
這些都是屯田的軍戶,家里的男丁們也在附近的堡里值守。
眼下三大關口戰事緊急,堡壘里只留下了不到一成的兵力。
韃靼的先遣部隊,對著這些老弱婦孺舉起了手里的彎刀。
隨著一聲聲求救聲響起,馬家堡值守的邊軍這才反應過來有韃靼突破了邊防線。
烽火臺起了火。
附近幾個堡的邊軍們慌了神。
“韃靼來了!”
“韃靼來了!”
韃靼出動了四個萬戶的兵力做先遣部隊,這些人對付不足一千兵丁的馬家堡,屠村僅用了兩刻鐘。
隨著烽火相傳。
三大關口的邊軍開始往馬家堡趕來。
韃靼的先遣隊伍就沿著馬家堡通往邊城的路上,展開了對平民的大屠殺。
他們可不是只有升黑賬才會屠城的。
如果他們不能拿下邊城,漠北蒙古可能會被北面的沙俄,或者是漠南諸部落徹底吞并。
此行的一切損失,他們要將從邊城找補回來。
他們抵達丁鎮堡時,與從三個關口陸續趕來的邊軍們正好相遇。
看著在烈火中燃燒的丁鎮堡,邊軍們眼睛紅得能滴出血來。
近身遭遇戰,隨即展開......
五十里外的邊城。
三十六號院門,被人從外面拍得“嘭嘭”作響。
“甘隊長,甘隊長!”
“甘隊長快醒醒,韃靼大軍破了邊防線,正在殺來邊城的路上?!?
隨即,整個邊城就響起了陣陣銅鈴示警聲。
多少年沒聽過這聲音了?!
被吵醒的半大孩子都不敢鬧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