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人馬以趙軍材、裘義等頭目所率的莊丁團為主,魯皋率領(lǐng)的黑山寨嘍啰為輔;皮崮頂人馬以冉三郎、孟二妮等頭目所率的莊丁團為主,沙捫天率領(lǐng)的紅山寨嘍啰為輔。盡管魯皋、沙捫天所部只是作為輔助,但他倆卻格外賣力,沖鋒在前。這是要向吉義表明忠心,與叛變求榮的李棣勢不兩立。
三路人馬三面圍攻過去。按照首領(lǐng)吉義事先吩咐,隊伍奔走之時只搖旗,不吶喊。這是為了防止有頭腦的敵將能從喊聲多寡來了解我方兵力。
另一邊,遠在貓山、鼠山附近,還有優(yōu)卿、桂兒所部,負責牽制官軍前軍。優(yōu)卿跟楚春鶯一樣貪玩,哪會指揮部隊,實際是由桂兒指揮。桂兒本來也不懂領(lǐng)軍,但為了幫助大哥的事業(yè),努力向大哥、三哥學習。他們所部只有一百來人,卻是從六個莊子的莊丁團里挑選的精銳莊丁,體力都是好的,都能夠一天翻山越嶺走一百幾十里路。這樣的精銳莊丁,一來人數(shù)不多,二來人多了桂兒也指揮不了,就是這么百余人最好。
從貓山、鼠山到泉崮山,從空中飛的話直線距離不過三四十里,但是人又不會飛,只能從地上爬山涉水七繞八拐行進,路程得翻倍差不多,而且難走。
通常軍隊帶著輜重行軍,日行不過三十里左右。如果不帶輜重可以走得快,但也要看裝備和地形。輕裝部隊在平原地帶可以一天走百里;重裝部隊速度就要大打折扣。像王靈手下的前軍部隊,里面有不少重裝戰(zhàn)士,帶著重甲與重武器走路是很累的,為了保持戰(zhàn)斗力,一天走不到四十里路。如果為了應(yīng)急趕路,最多一天也走不到五十里路,再快的話人都要累得沒力氣了,趕去送死么?
至于在崎嶇不平的山區(qū)行軍,輕裝部隊所受的不利影響較小,重裝部隊行軍速度所受的不利影響更大,行軍速度又得打個大折扣,甚至有些地形根本沒法走。
也就是說,官軍先鋒部隊被包圍在雙山,若要等前軍部隊趕到救援,正常的話也得一天半左右的時間,差不多明日傍晚才能趕到。
何況前軍這時候還不知先鋒被圍——哪里想得到會被圍?
又何況,即便前軍及時出發(fā)去救援,吉義手下又哪肯給他們好好地正常行軍呢?